“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啥意思?

2025-10-28 11:01  头条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今日是农历的九月十三,是民间传说中的孟婆诞,也是降雨的日子,老话说:干不干,就看九月十三,为啥今日是降雨之日,有什么说法?


在民间传说中,关羽是被历代帝王加封最多的人,每个帝王都希望自己的手下都像关羽一样忠勇,于是就把关羽立为榜样,不断加封。最终关羽变成了武圣,是集合了"忠勇仁义信"的道德化身,几乎成为了古今第一人,其封号之多更是无以伦比。

甚至有人将关羽尊为第十八代玉皇大帝,还把玉皇庙改为关帝庙。宋代的张天师还编出了关公战蚩尤,以解盐田的故事,之后农历的五月十三就成了关公诞祭,也是关公磨刀日,关公磨刀就需要水,于是那一天的降雨就被称为磨刀雨。


有诗云:千山万山雨忽至,大珠小珠沸溪里。此是关公洗刀雨,沾身也带英雄气。农历的五月十三为诞祭,除此之外还有春祭和秋祭,而九月十三就是关公的秋祭之日。关公为青龙的化身,青龙出则降雨,于是九月十三就成了降雨之日。

今日九月十三,是戌月的戊午日,戊为天干之土,土旺则雨湿流行,所以戊日就是土地爷的节日。土地爷就是社,书云:社公不食宿水,故社日多有雨,曰社公雨。谚云:久晴盼戊雨,久雨望庚晴。今日九月十三逢戊日,正是需要降雨之时,此时无雨,则容易干旱。

俗话说:九月十三晴,钉鞋挂断绳。九月十三晴,不用盖稻亭。九月十三晴,鞋匠嫁婆娘。九月十三落,雨鞋不离脚。九月十三下,鞋匠笑哈哈。书云:乡民于重阳日,十三日望雨,则不致冬旱。所以今日晴天,则一冬多晴而少雨。


其实此时的降雨是凉寒交替的分界点,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霜降之后,寒气就强于凉气了。降雨之后,温度就会迅速降低,冬寒之气逐渐强旺,正是顺应季节之力的一种表现,若此时无雨,则寒气不显,冬季气弱而少雨。

然而凉寒交替之时,也是老人最容易受凉之时,也是老阳最容易离开之时,于是九月十三也是孟婆诞。其实孟婆就是四季的不顺之风,不顺之气。《山海经》说:帝之二女,游於江中,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帝女故曰孟婆。飓风即孟婆,四方之风也。

风是大气流动的方向标,风不顺则气不顺,生长在大气中的万物都不顺。老阳已气弱,最容易被不顺之气场带走,所以孟婆就是地下迎来送往的使者。九月十三多风雨,此时之风雨就是孟婆,是让老阳入地的一种气场。


今日九月十三逢戊日,本该是降雨之日,但今日是秋季的戊午日。秋季金旺,为火土生金,金耗土中火,所以秋季的戊午日就是四耗日之一,也就是日子之力被季节之气场所消耗,从而变成了五行五气之日。

此时之气场本该有雨,却被季节之金气所消耗,也就是下雨的气场被季节之力消耗掉了,也就不容易下雨了。今日已在霜降后,本该是寒气强于金气之时,但这种寒气却被季节之金气替代而消耗。


金为秋凉,水为冬寒,相对于冬水来说,金气就是温暖的,于是今日的耗日就有升温之象,是相对于寒水之气来说,稍有升温。今日是卯年戌月的午日,卯戌合火,午戌也合火,为火气的三合之日。

戌月午日,是火气从墓中退后到帝旺之位的过程,五行的退后也就是时间的退后,被称为天医之日。火从墓中出,寒水之气被季节之金气所消耗,从水到金的过程,也就是从寒到凉的退后,因此今日不寒,与节气来说,就是温度偏高,稍有升温。


所以今日不仅不容易下雨,还容易小有升温,当然这种升温指的是从寒到凉的升上。既然日土地爷的日子,关公的日子,以及孟婆之日无雨,也就意味着之后的降雨较少。今日逢戊,火从戌中出,为耗日之一,因此今日不挖土,不安葬,不开仓,不出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