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这一举措让美民众觉得:背离共识 外界看美国就像看傻子(2)

2025-08-12 18:19  央视新闻

专家:美气候政策服务国内政治经济利益

此次美国政府撤销温室气体排放危害认定的这一提案获得通过的可能性有多大?一旦获得通过,提案又将将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带来什么影响?

分析指出,当前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呈现几个倾向:一是重点扶持传统油气资源、扩大传统能源出口,极力维持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的地位;二是废除上届政府 " 绿色新政 ",取消对化石能源的一些限制,暂停或削减对清洁能源行业的联邦支持;三是放松环境监管、降低环保标准,以降低生产成本。

美国环境保护署这一提案发布的时间点,也引发了外界关注。特朗普政府称已获得日本、韩国、欧盟等国的能源承诺。据协议,欧盟需在三年内购买价值 7500 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韩国承诺购买 1000 亿美元的能源,日本承诺大量投资美国能源基础设施。专家认为,美国松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出于国内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量。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萨宾气候变化法律中心主任 迈克尔 · 杰拉德:特朗普政府并不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因此他们不愿意出台可能给美国带来经济成本的监管措施,撤销 " 危害判定 " 是其废除温室气体减排法规的一项举措。我认为这一决定并非基于科学依据,尽管他们确实找来少数科学家支持其立场,但整体而言 ,这更像是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量。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提案所提出的科学依据十分薄弱,必将面临激烈争议和不确定的前景。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萨宾气候变化法律中心主任 迈克尔 · 杰拉德:这项决定肯定会在法庭上引发激烈争论,一旦政府正式撤销 " 危害判定 ",相关诉讼势必随之而来。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这一撤销能否成功持高度怀疑态度,我认为他们所提出的科学证据非常薄弱,远不如支持气候变化是重大问题的大量科学研究有力。

在国际层面,特朗普政府的气候政策也正持续冲击全球气候合作。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和累计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消极态度将带来负面的示范效应,从而削弱全球气候合作的力度。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萨宾气候变化法律中心主任 迈克尔 · 杰拉德:就目前而言,美国并未试图在全球气候行动中发挥领导作用,至于此次撤销 " 危害判定 " 的尝试只是政府早已宣布的整体政策方向中的一部分。但它可能会为其他国家中,反对气候行动的政府提供借口,让他们削弱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其他国家的政治人物很容易辩解说," 美国都不行动,我们为什么要做 "。

央视记者 许弢: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联合国在其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 中明确提出,所有国家必须共同努力,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然而,从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到最近拟撤销对温室气体的 " 危险认定 ",特朗普政府在气候问题上的态度似乎一直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背道而驰。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全球发展的重大议题。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做法,无疑会成为全球气候努力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