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为何延安会收到香港救援物资?解析背后的故事

2025-09-01 17:00  大公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香港从1941年底至1945年8月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然而大量史实证明,香港的抗战历史并不仅仅是这三年又八个月。在全民族抗战中,香港不仅是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也是国际援助的关键通道。国务院参事室原特约研究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名誉兼职教授曹二宝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认为,香港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独特作用。

这位曾参与香港回归祖国历程和回归后"一国两制"实践、因公务常驻香港近30年的港澳研究专家介绍,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迅速意识到香港的特殊战略价值。八路军、新四军先后开赴敌后战场,华南包括港澳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改由中央长江局管辖。周恩来分管港澳工作,显示香港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快速提升。

曹二宝指出,1938年中共在香港接连设立三个重要机构。首先是1938年1月开张的"粤华公司"──不挂牌的八路军香港办事处("香港八办"),由廖承志出任主任。

当时,随着内地多城沦陷,茅盾、夏衍、邹韬奋等大批文化名人来港避难,一时群英荟萃。《华商报》油墨飘香,《大众生活》半年发刊30期,还大量翻印《论持久战》等名篇,让中国抗战理念广传海外,凝聚起港澳同胞与海外华侨的抗日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