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空中袭击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攻击态势--那就是极尽饱和攻击能力,每次都以超大规模的无人机,再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进行攻击,一晚参与轰炸次数目前最高已经到达7-800次,普遍也有3-400次,远远高于开战前3年的记录(此前200次单日就算高的)。
而这样的战术思路的背后,是俄罗斯快速增长的以"小摩托"无人机为代表的攻击型无人机的产量正在爆增,给了俄军以巨大的底气。俄罗斯国防工业日前公布了其Shahed系列攻击无人机不断增长的生产规模,这进一步表明其有意加大对乌克兰的打击力度--本周,俄罗斯国防部电视频道播放的画面展示了在鞑靼斯坦的阿拉布加经济特区大规模生产"天竺葵-2"无人机(伊朗Shahed-136无人机的俄罗斯本土制造型号,中文网友称之为"小摩托")的场景。
阿拉布加特区位于叶拉布加市约10公里处、喀山210公里处,自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已成为该国无人机制造的中心。该设施的大规模运营包括复合材料机身装配线、发动机生产区以及金属零件铸造厂。俄罗斯媒体称,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区,拥有自己的基础设施--包括工人住房、医疗中心,甚至还有一个用于关押违反内部规定人员的拘留设施。
据报道,俄罗斯目前每天生产约170架Shahed系列无人机(月产5100架),并计划到2025年底将日产量提高到190架(月产近6000架)。乌克兰和西方分析人士警告,这种产量激增使俄罗斯能够发动大规模无人机袭击,可能会让基辅的防空系统不堪重负。
德国联邦国防军少将克里斯蒂安·弗罗伊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正准备对乌克兰同时发射多达2000架无人机。"弗罗伊丁指出,乌克兰目前的防空系统--包括美国提供的"爱国者"导弹系统--并未针对这种规模的无人机蜂群进行优化。
卫星图像证实,过去两年间,阿拉布加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该特区最初旨在发展民用工业,但2022年俄罗斯开始从伊朗进口Shahed-136无人机后,部分区域被转向军事制造。"天竺葵-2"作为伊朗设计的特许生产版本,此后被广泛用于俄罗斯对乌克兰基础设施和城市的远程打击。
乌克兰情报官员告诉媒体,仅在7月1日至15日期间,俄罗斯就向乌克兰发动了近4000架无人机的袭击。这些行动凸显了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无人驾驶飞行器在现代冲突中日益增长的威胁。
如果不加强反制措施,俄罗斯不断提升的无人机生产能力可能会彻底改变战场平衡。
阿拉布加工厂因使用海外劳工(据说使用了来自朝鲜和老挝的外籍劳工)以及据称严格的安全制度而受到情报机构的密切关注。一些报道称,该基地是一个半军事化的飞地,旨在保护关键国防项目免受干扰。
随着乌克兰军队继续努力拦截无人机和导弹,北约国家正加紧向基辅提供额外的防空系统和电子战设备。然而,随着俄罗斯加大无人机产量,乌克兰官员警告称,该国面临着持续空中轰炸行动的风险。
"阿拉布加"经济特区是由俄罗斯联邦政府管理的工业用地,是俄罗斯最大的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2016年总收入额占俄罗斯全部24个经济特区的61%。位于俄罗斯联邦工业最发达,政治稳定的地区之一-- 鞑靼斯坦共和国,在举办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在俄官方公布的全俄投资环境排行榜中,鞑靼斯坦共和国名列榜首,这已经是鞑靼斯坦共和国连续三年在该榜单上排名第一。鞑靼斯坦共和国的主要工业领域是燃料工业,石油化工,机器制造业,汽车制造工业,航空制造业以及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