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同年11月23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这意味着中国战斗机实现了从陆地向海洋的跨越,也标志着"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
时隔13年,福建舰尚未正式交付海军,主要舰载机就已实现弹射起飞。对此,张军社认为,"这既体现了我国对电磁弹射这种复杂飞机起飞系统的掌握和运用已完全成熟,也反映出海军官兵驾驭高科技装备的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高。辽宁舰的经验探索为后续航母的操作、训练和运用提供了极大借鉴与帮助,我国航母体系作战能力因此有了很大提升。"
"随着三种机型弹射成功,以及九三阅兵中亮相的歼-15D等机型,再加上我国海军对舰载反潜直升机的研究和运用一直在进行,这意味着我国海军航母五件套已基本完备形成。"张军社认为,航母五件套体现了航母在制空、制海、对陆打击、侦察预警、电子对抗、反潜等方面的综合作战能力。
"航母五件套的完备,说明福建舰远海综合作战能力有了根本性提高,在远海执行制空作战、对海对陆打击等作战任务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与山东舰、辽宁舰相比作战能力进一步增强。即使与世界最先进的航母相比,福建舰也已跻身世界最先进航母之列。"他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9月12日,"人民海军"曾发布消息称,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这次组织福建舰跨区试验训练,是航母建造过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
上述消息发布的时间,正好在福建舰三种主要舰载机弹射成功的十天前,被认为释放出重要信号。而在今年8月一则名为《攻坚--矢志强军向一流》的宣传片中,福建舰航空部门田伟表示,"现在正在攻克的是能否兼容从滑跃到弹射起飞的无缝转接,最极致地去优化并缩短这个时间,让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达到交装即交战斗力。"
张军社分析认为,上述信息显示出福建舰已具备基本作战能力,涵盖制空、制海、对陆打击、侦察预警、电子对抗等方面。其次,福建舰具备了远海行动和作战能力。9月,其从东海、黄海远赴南海,南海的水文气象和海况与东海、黄海差异显著,水深更大,在南海开展科研训练,表明其跨海区远海机动作战能力已完全具备,未来入列即可形成战斗力,若形势需要,可随时投入作战。
随着三型舰载机弹射消息的公布,福建舰正式交付海军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张军社认为,"福建舰一入列便具备战斗力,它是海军转型建设成果的标志与集中体现。航母作为国之重器、大国标配,其建造需要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支撑。"
他表示,福建舰入列后,中国将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中国海军遂行远海防御作战任务的能力将更上一层楼,国人对中国海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将更具信心,同时也会对一些图谋不轨的势力形成强有力的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