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美国研究发现:无论饮酒多少,至少对于痴呆症风险而言都是不安全的

2025-10-17 10:35  头条

很多人都听过"小酌怡情,适度饮酒有益健康",甚至觉得少量喝酒能保护大脑、降低痴呆风险?但最近牛津大学发表在《BMJ Evidence-Based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直接推翻了这个常见认知--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综合研究,不仅用观察数据,还结合了遗传学方法,最终明确:只要沾酒,不管喝多喝少,都会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那些所谓"少量饮酒护脑"的说法,其实可能是搞反了因果--不是喝得少所以脑子好,而是脑子开始悄悄变差、早期认知下降了,才不自觉喝得少了。

为了搞清楚饮酒和痴呆的真实关系,研究团队找了两个超大数据库:一个是美国退伍军人百万计划(MVP),里面有欧洲、非洲、拉丁美洲血统的人;另一个是英国生物样本库(UKB),主要是欧洲血统的人。参与研究的人年龄在56-72岁之间,从加入时就开始跟踪,直到他们被确诊痴呆、去世,或者到最后一次随访(美国组随访到2019年12月,平均4年;英国组随访到2022年1月,平均12年)。

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超过90%的人说自己会喝酒)和专门的"危险饮酒筛查工具"(比如查一次喝6杯以上的频率),来统计大家的饮酒情况。整个研究一共涉及559559人,随访期间有14540人患上了痴呆症--美国组10564人,英国组3976人;还有48034人去世,美国组28738人,英国组19296人。

一开始的观察性分析,看起来饮酒和痴呆风险是"U型"关系:和每周喝少于7杯的轻度饮酒者比,完全不喝酒的人、每周喝40杯以上的重度饮酒者,痴呆风险都高了41%,有酒精依赖的人风险更是高了51%。但这个"U型"其实靠不住--研究团队用了更严谨的"孟德尔随机化"遗传分析,这种方法能借助遗传数据,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更准确判断因果关系。他们参考了240万人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看的是一辈子的遗传预测饮酒风险,而不是当下喝多少。

研究里选了三个和饮酒相关的遗传指标:自我报告的每周饮酒量(涉及641个基因突变)、"危险饮酒"(80个基因突变)、酒精依赖(66个基因突变)。结果很明确:不管是哪个指标,遗传预测的饮酒量越高,痴呆风险就越高,而且是直线上升的--比如每周多喝1-3杯,痴呆风险就增加15%;酒精依赖的遗传风险翻倍,痴呆风险就增加16%。根本没有所谓的"U型",更没有"少量饮酒保护大脑"这回事。

更关键的是,研究还发现一个容易被误解的点:那些后来患上痴呆症的人,在确诊前几年,饮酒量会慢慢减少。这说明之前以为"少量饮酒护脑",其实是搞反了因果--不是因为喝得少所以不得痴呆,而是大脑已经开始早期认知下降,导致他们自然而然喝得少了,这就是"反向因果关系"。

所以这项研究的结论很清晰:没有什么"安全饮酒量",只要喝酒就会增加痴呆风险,喝得越多风险越高。减少饮酒量,可能是预防痴呆症的重要办法之一。

免责声明

1. 本文提及的饮酒与痴呆症风险的研究结论,仅为学术研究参考,不构成个人健康行为指导或医疗建议,无法替代专业医师的个体化健康评估与指导。

2. 饮酒对健康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不同人群(如合并基础疾病、孕妇、服药者等)的风险不同,若需调整饮酒习惯,需咨询医生或公共卫生专业人士,切勿仅凭本文结论自行决定。

3. 研究结论基于特定人群(56-72岁为主)的数据分析,其适用性需结合不同年龄、地域、健康状况人群综合判断,不能直接推广至所有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