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吴晓波、刘德科发声:万科一定要活下去!(3)

2025-01-21 13:20  头条

尽管如此,万科的出路并不清晰。

在2024年4月公开承认"的确遇到了阶段性经营性困难"之后,我们对于万科的战略决策、产品创新、一线员工心态等进行了持续调研。从外部人的角度来观察,今日万科似乎有点乱了方寸。

我们认为,为了迎战危机,万科亟待推行以下四项"强化"措施--

▶▷第一,强化逆势拿地,为紧绷的流动性补充活水。

当一家房企遭遇流动性问题,决策者往往会用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去调债务结构,这固然重要,但可售货值结构的调整同样不可忽略。

如果不拿地,只是强调在手项目的库存去化,那么好卖的很快就会卖光,留在手上的基本上都是难卖的老大难,可售货值结构只会越来越恶化,最终导致流动性的进一步瘫痪。

逆势拿地,在优质城市的热门区域拿地,是为了调货值结构,是为了获取活水。现在拿地,还会是活水吗?会。原因有二:其一,当前楼市虽然仍处于低谷,但优质地段产品力出众的楼盘仍然能够热销;其二,不少城市的地价已经回调,操盘空间更大。在过去的一年,央企金茂与民企龙湖的一系列实践已经证明这是颇有成效的经验。

2024年全年,万科仅拿了10宗地,花了不到80亿元;对于一家销售额仍然维持在约2460亿元的房企来说,这样的拿地规模差不多已是休克状态。卖好资产是本能反应,是被动求生,强化逆势拿地,为紧绷的流动性补充活水,是主动应对,需要定力和勇气。

▶▷第二,强化产品纪律性,以更高效率创造业绩。

当前的万科仍然保有强大的产品力创新,既有负责前沿探索的旗舰项目,比如上海的理想之地与中兴傲舍;也有成熟的产品系,比如在全国十几座城市取得良好市场反应的"拾"系项目。

但是,我们看到,相比其他头部房企,比如龙湖、建发和绿城等,万科在产品力创新方面的纪律性稍逊一筹:旗舰项目所形成的一系列成功经验,难以被全国各地公司有效吸收;成熟的产品系在落地时,往往遭遇"公司墙"或"部门墙"的阻隔而变形。

▶▷第三,强化"全国一盘棋",呼唤变革"偏执者"。

在所有的中外公司案例中,当大型危机爆发之际,"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公司决策层必须有"偏执者"挺身而出,以决绝的姿态,统一号令并承担所有后果。

在遭遇"经营性困难"之前,万科就做过反思与检讨:"在管理方面,万科过去一直是采用充分授权、分布式的特点,造成了离散度大的问题。"

尽管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但是因危机蔓延速度太快,导致改进的进展十分缓慢。

今天万科的出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团队的死战决心。这是企业家从优秀到卓越的惊险一跃。万科要走出困境,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集团管理层。无论是产品管控,还是绩效管控,都需要更到位的"中央集权"。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