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的恐袭让印巴关系紧绷到极点,边境炮火轰了7天还没停,印度一口咬定巴基斯坦搞恐怖,干脆把水源掐了60%-80%,还派航母到阿拉伯海耀武扬威,背后美国点头默许,摆明偏心。
巴基斯坦急了,喊着冤枉,转头向中国求援,中国不含糊,给了两个硬核承诺,直接站队巴铁,这场乱局里,水资源和地缘博弈搅得南亚风声鹤唳,国际社会也各怀心思,到底谁在推波助澜?局势会不会彻底失控?
文案|编辑:清
克什米尔恐袭事件把印巴矛盾推上了风口浪尖,但真正让局势失控的,是印度对水资源的"精准打击",《印度河用水条约》签了60多年,算是印巴之间少有的合作基石,规定了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水量分配。
印度在上游,控制着水闸,巴基斯坦在下游,靠这些水灌溉农田、养活人口,可4月22日恐袭后,印度直接宣布暂停条约,掐掉了巴基斯坦60%-80%的水源供应,这招够狠,巴基斯坦的农业命脉一下被卡住,粮食生产和民生都亮起了红灯。
4月27日,巴基斯坦就发现印度突然开闸放水,下游好几个地区被洪水淹了,庄稼毁了,村民被迫转移,巴基斯坦这边还没缓过劲,印度又把水闸一关,河流干涸,灌溉成了空谈。这种"泄洪-断水"的循环操作,摆明了不是自然现象,而是印度在玩策略,印度想借着恐袭的由头,逼巴基斯坦签一份新协议,把上游水资源的控制权更多地抓在自己手里。
恐袭发生后,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否认跟事件有关,还提出让国际机构来查真相,可印度压根不听,一口咬定巴基斯坦"支持恐怖",连证据都不拿出来。巴基斯坦的农业经济本来就脆弱,外汇储备捉襟见肘,债务压力又大,印度这一手断水直接让巴基斯坦的处境雪上加霜,农民没法种地,粮食供应开始吃紧,地方上甚至传出要限水的消息。
国际社会也不是瞎子,联合国秘书长直接点名,说水资源不能拿来当武器用,安理会也发话,让印巴坐下来谈,别把矛盾往人道主义危机上推。可这些话听起来挺中肯,实际效果几乎为零,印度压根没把联合国的警告当回事,依然我行我素,巴基斯坦这边没办法,只能一边硬撑,一边向外求援。
水资源争端只是导火索,印巴之间的对抗很快从谈判桌烧到了战场边。4月30日,印度宣布关闭对巴基斯坦的领空,算是对巴基斯坦此前封锁领空的回击,紧接着,印度总理莫迪给军方开了绿灯,允许他们"自由应对"巴基斯坦的任何动作。
印度海军的航母也悄无声息地开进了阿拉伯海,摆出一副随时动手的架势,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的交火更是没停过,从4月30日晚上到5月1日凌晨,炮火响了整整7天。
巴基斯坦也没闲着。军方在边境搞了实战演习,陆军参谋长放出话,说印度要是敢轻举妄动,巴基斯坦的回应会"迅速、果断、升级",巴控克什米尔的最大城市穆扎法拉巴德直接宣布,1100多所学校从5月1日起停课10天,理由是"安全考虑",这信号很明显,巴基斯坦已经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了。
外交场上,印度国防部长跟美国防长通了个电话,点名巴基斯坦"破坏地区稳定",内政部长也跳出来表态,说印度的反恐行动会干到底,直到"威胁彻底消失",巴基斯坦这边,总统和总理开了紧急会,定下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巴基斯坦还试着拉国际社会下场,找美国帮忙劝印度冷静点,可美国国务卿只是打了个太极,说希望印巴"合作调查",根本没打算压着印度收手。
美国在这事儿上的态度很耐人寻味,表面上,美国喊着"南亚和平",私底下却给印度开了不少方便之门,印度航母出动前,美国就没吱声,等于默认了印度的军事动作。之前印度断水的时候,美国也没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反而公开支持印度的"反恐行动"。这摆明了是偏心印度,想借着印巴冲突拉拢印度,巩固自己在南亚的战略布局。
俄罗斯的反应就低调多了,恐袭发生后,普京给莫迪打了个电话,表示支持印度反恐,但之后就没啥动静了,巴基斯坦找俄罗斯调解,俄罗斯也没接茬。原因不难猜:印度是俄罗斯的大买家,武器出口靠着印度撑场面,俄罗斯不想因为巴基斯坦把这门生意搞砸。再加上俄乌冲突的压力,俄罗斯没心思掺和印巴的事儿。
巴基斯坦在国际上碰了不少壁,但中国这边的支持来得及时又扎实,5月1日,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跟巴基斯坦总理见了面,巴基斯坦把印巴局势的最新进展和盘托出,强调自己会守住主权,同时也会尽量避免事态失控。
之前,中国外长已经跟巴基斯坦外长通过话,明确表态:支持巴基斯坦反恐,维护主权和安全,支持对恐袭事件查个水落石出,还提醒印巴双方,冲突不是出路,冷静下来才符合大家的利益。
中国的支持不只是嘴上说说,巴基斯坦财政部长提出,想把跟中国的本币互换额度再加100亿人民币,这笔钱对巴基斯坦来说是救命稻草,巴基斯坦的外汇储备快见底了,国际债务还得接着还,粮食和能源进口也得花钱。
印度断水让农业受创,经济更是吃紧,有了这笔人民币,巴基斯坦能赶紧补上流动性的缺口,稳住国内的市场和民生,要是局势再恶化,这笔钱还能当应急储备,防止经济彻底崩盘。
中国的两项承诺也掷地有声:一是支持巴基斯坦维护主权和安全,等于给巴基斯坦的军方和政府吃了颗定心丸,二是支持对恐袭事件进行公正调查,这话既是给巴基斯坦撑腰,也是点印度,让印度别光顾着甩锅,先把真相查清楚。这两点直击问题的核心,既帮巴基斯坦稳住阵脚,也给印度提了个醒:解决问题得靠证据和谈判,不是单边施压。
中国站巴基斯坦这边,不光是因为中巴友谊深厚,还有实际的战略考量,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头戏,印巴冲突要是失控,走廊的安全和投资就得打水漂。中国在这节骨眼上出手,既是帮巴基斯坦,也是护自己的利益,反过来,中国也给印度和背后的美国传递了个信号:南亚的局势不是谁想搅乱就能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