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最近是不是有人说"要交俩笔钱"?不少农民朋友一听说"交钱"就犯嘀咕:这钱是啥?该不该交?其实这俩笔钱不是新收费,早有规定,咱今天掰扯明白,提前准备就不慌。
第一笔是城乡居民医保费。这钱每年都交,今年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收了。就说河南,今年个人缴费标准是380元/人,比去年涨了30元,但国家补贴也涨了,每人补670元,相当于交380元能享受到1050元的医保待遇。
为啥得交?去年山东德州的李大爷,秋收时摔断了腿,住院花了2万多,医保报了1万6,自己就掏了4000多。要是没交医保,这2万多就得全自己扛。而且今年医保报销范围还扩大了,像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的常用药,报销比例比去年提高了5%,对老人小孩来说挺实在。
第二笔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反向收费"--这话听着绕,其实就是"谁破坏耕地,谁补钱"。比如有人在耕地上盖房子、挖鱼塘,把好地弄成了不能种的地,就得按规定交"耕地恢复费"。
去年河北邢台有户村民,在自家承包的耕地上建了鸡棚,村里劝了好几次不听,最后按当地标准交了2000多块恢复费,还得把鸡棚拆了复耕。这钱不是乱收,《土地管理法》里早写了,目的是保住咱农民的"饭碗田"。毕竟耕地就这么多,要是都随便占了,以后想种地都没地种了。
有人问:"能不能不交?"医保费要是今年不交,明年生病住院就没法报销,断缴后再交还得等一段时间才能享受待遇,不划算;耕地恢复费要是该交不交,不仅要被催缴,还可能影响以后领农业补贴,更不值当。
给大家提个醒:交医保费时,记得核对家里的人数,别漏了老人小孩;要是不清楚自家耕地能不能动,先去村里问问村干部,别瞎动工最后花钱又费力。
其实这俩笔钱,一笔是保健康的,一笔是保耕地的,都是为了咱农民自己好。往年总有人忘交医保,等生病才想起补,既耽误报销又麻烦;也有人不清楚耕地规定瞎动工,最后多花钱。今年咱早留意、早准备,把该交的交了,心里也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