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构成方面,"政府效率部"明确自己需要的是"志愿者"而不是"打工人",开出的条件颇为严苛,用马斯克的话说就是:"高智商、支持小政府理念的革命者,并且愿意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不拿报酬。"该部门也并非享有正规部门的编制,和"齐天大圣"一样属于编制外特设岗位,权责变数极大。
马斯克的招募要求也被戏称为"树敌多、工作乏味、缺乏报偿"。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下,参与者只有两种类型,要么是MAGA的狂热信众,要么是有非薪酬待遇的其他利益可图,这也意味着在严酷沙汰下的团队,其信念和利益关系会比一般组织更为紧密,能力和关系网布局将更为突出。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于权力变现的要求极高,一旦参与者自觉无法达到预期,凝聚力将迅速削弱。
诸如对冲基金大佬比尔·阿克曼就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明确表达了对加入"政府效率部"的意向,还强调会在本职工作以外。特朗普政府的要员中也不乏对冲基金的从业背景,这并非偶然,这些弄潮儿要撬动的,显然并非只是经济利益。
个人观点:"政府效率部"不仅会名不副实,还将激化更大矛盾
那么,"政府效率部"的改革是否靠谱?就此荦荦大端,个人以为难言乐观。
首先,从过往的历史经验来看,美国自从成为超级大国以后,政府改革的"天花板"就非常明显。以过去几十年最大的两场改革来说,上文所提到的里根任内的格雷斯委员会,三年后盘点,节省开支不过1000余亿美元[4],尚不及预定目标的25%。克林顿任期内戈尔副总统所主持的全国重塑政府伙伴关系计划,同样是用3年时间,削减了25万个联邦工作岗位,测算后节省成本也不过1180亿美元[5]。而DOGE如今要裁减210万雇员、节省2万亿美元开支,难度几何,大家自可判断。
当然,无论是古话"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还是如今特朗普的"交易艺术、极限施压",都可以理解为设定一个高目标,便于后续讨价还价谈妥协。可到具体操作层面依然问题重重,在上一财年联邦政府支出是6.75万亿美元,削减2万亿美元相当于把当年财政大盘砍了三成。而如今的支出结构里,打扮成"刚性支出"的财政开支远超80%,其中社保和医疗两项占比就超过了40%,国防占13%、利息占12%、其他刚性支出占20%。即使削减计划打折再打折,都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这些"刚性支出"。
当然,打扮成"刚性支出"未必代表支出一定刚性,上文也列举过美国如今财政开支浪费之巨,但这就涉及到下一个问题:明明是"浪费",却能包装成"刚性",可见这黑水河到底有多深。政府改革本就会触动利益集团的既定格局,如今美国联邦政府的开支结构更能体现出利益的板结。更有甚者,还不仅仅只是"深层政府"、"军工复合体"的利益,还有依附于他们链条之上的百万槽工,以及由他们指甲缝里漏出流经的普通民众福利。
这些都需要分门别类地梳理、甄别、区分、并安排针对性的对策。尤其对于"政府效率部"这样一个并非政府、职权不稳的部门,更是需要精细的操作、沟通的技巧,并且伴随着深刻的反腐。
但目前我们并未能看到如此细致的精算,反而听到的是嗓门隆隆,本该"穿针引线",孰料是"坦克压路",动辄要对一整个系列的开支悉数削减。就以首批计划削减的5000亿美元为例,其中就包括了整块的退伍军人医疗保健支出。前文中我们已经回顾过美国退伍军人待遇,及大量退伍军人如何转为特朗普的票仓,而如今马斯克第一刀便是如此地无差别覆盖,颇有马英九当年批准大砍军公教福利遗风。
推而广之,如果要大规模压缩政府开支,新一届政府本就不得不大幅削减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医疗补助和退伍军人福利等热门福利项目。而在上述领域,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到特朗普的铁票仓。更何况如今在手段上,这样无分左中右、涵盖高中低的削减计划一旦推广,又将造成怎样的系列反弹。
就在最近马斯克刚刚组织削减开支的研讨后,他和SpaceX就面临美国军方的三项审查,算是自上而下派发的一道"开胃菜"。
至于反腐层面,后续我们大可持续跟踪,"政府效率部"是不是一面在开支上炮声隆隆,一面却在具体的责任问题上轻轻放过。诚如是,则更可以坐实它的雷声大、雨点小。一方面要放狠话斩草、一方面无魄力除根,这样的改革结局,自然就是驱蚊纵虎,越改越凉。
不少看好"政府效率部"的观点,多会夸耀马斯克历次裁员后效益提升的光荣往事,其实反而回避了企业治理与政府改革的角色差异,这也是本轮改革的一大核心难点--改革者身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