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续举办了两场盛会,尤其是九三阅兵结束仅一周,后劲来了,西方国家集体向东看,纷纷踏上访华行程,来与中国谈合作。而这其中除了加拿大、葡萄牙外,还包括一个西方大国,这个国家就是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那么英国官员这次访华,究竟所为何事?
据报道,英国新任商业和贸易大臣彼得·凯尔,将于9月10日前后抵达北京,出席中英经贸联委会(JETCO)七年来的首次会议。
英方直接开门见山,这次来中国,就是要发展对华关系,尤其是恢复中英贸易关系。看得出来,若成行,中英关系也将快速解冻回暖,很可能恢复中英"黄金时代"。
九三大阅兵刚刚结束,英国作为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之一,这次出访,还主动寻求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可以说是出人意料,尤其对于大打关税战的美国来说,无疑于"背叛",这也打了美欧一个措手不及。
此次彼得·凯尔的北京之行,是英国工党政府自去年上台以来,推行的务实外交政策。根据报道,凯尔将先飞往华盛顿,为特朗普访英做准备,然后直接前往北京,与中国商务官员会面,并出席经贸会议。
其中几个细节值得关注,其一是这一安排,也是说明英国既想与中国恢复关系,但又不能得罪美国,在访华前先去见美国,也是寻求一种平衡策略。
其二,此次访问的意义不容小觑,是中英经贸联委会七年来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两国高层经贸对话机制的重新启动,若能取得实质性成果,将为中英关系开启新篇章。
那么英国此次对华政策调整,主要原因也是现实考量,
其一是经济压力,英国政府对此行的目的毫不掩饰,就是恢复中英贸易关系,提振英国经济。
英国目前面临通胀高企、债务沉重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下滑等问题,是G7国家中通胀率最高的国家。英国国债规模庞大,8月份国债利率一度超过5%。一位接近英国代表团的消息人士表示,不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就无法解决经济增长问题。这其中对美信任度下降,也是重要因素。
近年来英国在外交和安全议题上,几乎完全跟着美国走,但从美国获得的实质回报有限。特朗普政府对其欧盟盟友加征关税的政策,并未对英国豁免,这令英方倍感失望。所以及时调整外交策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更何况英国脱欧后,也没有"比之前更好"。
其二,中国的实力,也让英国重新评估了对华关系。北京大阅兵上,中方展示了一系列新式武器,体现了国家科技和军事实力的强大,中方无疑在先进技术上走在了前沿,如果西方不来学一学,不来瞻仰一番,无异于是固步自封。而且另一方面,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表现出一定的孤立主义倾向,计划大幅削减8万名驻欧美军的规模。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美国的立场变化,也令英方措手不及。所以英国不得不重新调整安全和经济战略。
其三,英国长期以来在处理对华关系问题上,趋向于与美方为首的主要西方盟友保持"队形","步调协同",但英国正在调整,尤其是斯塔默领导的工党政府,与过去几年保守党的外交理念存在较大差别。工党政府更加注重现实,从现有实力出发打造英国的影响力,摒弃空虚的价值观口号,注重与盟友和伙伴打造实质性双边关系。
其实这次英国访华,最主要的还是中英经济互补,为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中国是英国第五大出口市场,中英双边商品和服务贸易额约为410亿英镑。英国参与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规模也创下历史记录,将有100多家企业参展,设置超过400平方米的国家馆。可以说,英国作为美国传统最紧密的盟友和G7成员国,率先寻求与中国合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
但无论如何,与欧盟相比,英国在政策调整上更具灵活性。而美国对欧洲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这让使英国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外交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改善对华关系,成为英国降低对美依赖、增强战略自主性的理性选择。更何况英国脱欧后,不再需要与欧盟27国协调一致,可以更快速地调整其对外政策。这种"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此次对华政策调整中得到了体现。希望这次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凯尔的访问,能为中英关系开启新的合作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