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务部长证实正和英特尔谈入股,不忘威胁台积电

2025-08-20 08: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8月19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一档节目采访时表示,英特尔公司必须向美国政府提供该公司股权,以换取《芯片和科学法案》("芯片法案")的拨款。他证实,美国政府正与英特尔就入股这家芯片制造商进行磋商,并将该计划描述为是将"芯片法案"拨款转换为股权的尝试。

卢特尼克猛烈抨击美国前总统拜登签署的这项法案,称该法案为半导体制造商提供补贴,但美国纳税人却没有任何回报。他还解释,尽管该计划可能会使美国政府成为英特尔的最大股东,但不会赋予美国政府对英特尔的治理权或投票权,只是"拨款转股权"而已。

"我们为什么要给一家价值1000亿美元的公司这么多钱?这对美国纳税人有什么好处?唐纳德·特朗普的答案是,我们应该用这笔资金换取股权,"卢特尼克说:"因此,我们将兑现拜登政府已承诺的资金,我们将获得股权作为回报。"

彭博社同日报道指出,正在进行的有关英特尔的谈判,标志着美国半导体政策的重大转变,如果最终敲定,可能会为与其他芯片制造商达成类似协议奠定基础。

"想象一下,拜登政府实际上是在免费给英特尔,免费给台积电,免费给所有这些公司钱,"卢特尼克还谈到了台积电:"唐纳德·特朗普把这变成了说,'嘿,我们想要用这笔钱换取股权,如果要我们给你钱,就得分一杯羹',比起白白给钱,这样难道不是对美国纳税人更明智、更有利、更重要吗?"

卢特尼克表示,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美国希望将部分芯片制造业务迁回国内,他建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可以寻求与其他受"芯片法案"资助的企业达成类似交易。"我们需要自己生产芯片,我们不能依赖台湾。"他说道。

卢特尼克接受CNBC采访 视频截图

此前,当地时间8月18日,彭博社援引一名白宫官员和其他知情人士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将"芯片法案"的资助款项部分或全部转换为股权,就收购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10%的股份进行谈判。

据估算,英特尔10%的股份价值约100亿美元,该公司预计将获得总计109亿美元的"芯片法案"商业和军事生产拨款,这笔款项大致足以和政府的持股相抵。英特尔10%股份的确切价值仍在讨论中,英特尔市值约为1000亿美元,而收购10%的股份将使美国政府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之一。

《华尔街日报》介绍,目前正考虑的一个选项是,美国政府将英特尔原定从"芯片法案"中获得的部分资金转换为股权。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卢特尼克正在寻求提高该法案下拨付给英特尔等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以获取更佳投资回报。

同日,日本软银集团出人意料地宣布将向英特尔投资20亿美元,押注英特尔的复兴。据市场情报机构FactSet的数据,这笔投资约占英特尔2%的股份,使软银成为英特尔的第五大股东。

当天,英特尔股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涨11%,而软银股价则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下跌4%。同时,对于卢特尼克的言论以及说法,英特尔方面拒绝置评。

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表示,美国政府的支持可能会给英特尔更多喘息空间,使其重振亏损的代工业务,但该公司仍然面临产品路线图乏力、新建工厂客户拓展受阻等挑战。

作为芯片行业的领军企业,英特尔近年来举步维艰,正逐渐丧失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自去年年初以来,英特尔股价已下跌超过50%,该公司正在应对不断膨胀的成本,业内分析师也指出,其产品线在人工智能时代已然过时。

"美国政府出手拯救这家美国蓝筹公司,这可能意味着英特尔的竞争地位比任何人担心的都要糟糕得多,"英特尔股东之一的Aptus Capital Advisors的股票和投资组合经理主管大卫·瓦格纳(David Wagner)表示。虽然他对美国政府将纳税人的钱投资于美国公司持怀疑态度,但认为,"这总比让英特尔变成一家国有企业要好"。

此前,美国政府于2022年通过所谓"芯片法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进行无端排挤和打压,英特尔公司就是这一法案的最大受益者。英特尔公司前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成功地将英特尔与美国政府绑定在一起,成为美国芯片战略的最大合作公司,不仅得到了85亿美元的直接补助,还有11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英特尔原本计划在俄亥俄州建设芯片制造中心,并将其视为重振公司的重要一步,但英特尔的财务困境危及了该项目,工厂建设已经被推迟到2030年以后。自今年3月成为新任英特尔CEO以来,陈立武更专注于整顿英特尔的财务状况。然而,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与特朗普提振美国制造业的举措相悖。

今年第二季度,英特尔亏损扩大至29亿美元。分析师表示,鉴于英特尔面临的业务挑战,该公司可能很难增加在美国的资本支出。一些行业分析师认为,如果陈立武和其他高管仍无法扭转财政状况,英特尔最终可能需要美国政府的援助。

路透社注意到,特朗普对许多企业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干预方式",在半导体和稀土领域推动数十亿美元的政府合作,例如和英伟达达成付费合作协议,以及与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达成确保关键矿产供应的协议。

研究机构CalBay Investments首席市场策略师克拉克·格拉宁(Clark Geranen)表示:"美国政府正在打中国牌(is taking a China card),试图对这些公司的部分生产活动施加更多控制。"格拉宁补充称,从"自由市场"角度而言,这种做法值得警惕,但企业正以"务实态度"与政府合作,预计这种"干预"可能只是暂时现象。

曾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担任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事务副部长的米拉·里卡德尔(Mira Ricardel)此前则称:"根据具体的结构安排,股权投资可能允许美国政府影响和监督英特尔的活动,特别是涉及中国业务的活动。这可能是通过监管法规或补贴无法做到的。"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的英特尔总部 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8月19日,卢特尼克并未排除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其正在开发的一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的可能性。路透社称,这款芯片将基于英伟达的Blackwell平台,性能将比目前允许出口到中国的H20芯片更强大。

"当然,他想向中国销售一款新芯片,"卢特尼克在谈到英伟达CEO黄仁勋时说:"我听过他向总统的推介,总统会听取我们优秀科技公司的意见,他会决定如何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7月31日,为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了英伟达,要求其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针对最近关于H20芯片"后门"一事,@玉渊谭天 起底发现,美国曾经就AI芯片开"后门"的事情有过一整套系统性的考虑。美方还特别提到,如果企业配合美国政府安"后门",那美国政府可以将其排除在出口管制之外,其中就有放宽对"中国低风险客户"的出口。

@玉渊谭天 指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H20对于中国来说,都算不上是一款安全的芯片。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指出,中方已多次就美国恶意封锁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表明严正立场。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断加码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胁迫别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这种行径阻碍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损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