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经济衰退预期渐强、美元由强转弱的背景下,全球资金纷纷从美国流出,寻找避风港,除了欧洲外,大量资金正流入亚洲。班诺克全球外汇有限公司(Bannockburn Global Forex)首席市场策略师钱德勒(Marc Chandler)表示,"美元在亚洲遭到抛售的部分原因是,一些美元资产敞口大的机构和主要出口商担心美国稍后将宣布半导体关税。东亚经济体也预计,在双边贸易谈判中,美国会将本币升值压力转移给他们。"但他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会对美国经济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同时中美之间的最新动向,也可能会恢复亚洲地区的贸易流动,支持全球投资者对亚洲资产的需求。
美国财长贝森特稍早表示,必须先缓和局势,才能推动下一步行动;特朗普的"战略不确定性"可能会给市场带来动荡,但将确保争取到最有利的贸易协议。7日稍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瑞士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与瑞士领导人及有关方面举行会谈。访瑞期间,何立峰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华尔街巨头高盛的分析师艾维斯(Teresa Alves)在5月1日的报告中表示,美元目前被高估约16%,这一估值错配主要由全球资金追逐美国卓越回报前景所驱动。随着美国回报优势逐渐减弱,美元的高估状态可能将进一步被纠正。
高盛分析师斯瓦普鲁提(Danny Suwanapruti)团队在上周的研报中也写道,尽管美元和欧元仍然是主要的储备资产,但随着各国央行寻求将储备资产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各国央行会增加对亚洲货币的配置。全球资金也正在向其他市场轮动,亚洲资产也或是最大受益者。
"特朗普再度执政的不确定性,打击了外资对美资产的信心,加之美国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反复摇摆,市场的避险情绪正在变向。'美国例外论'正在减弱,黄金因而受到追捧,同时一场储备货币的多元化运动也已拉开序幕。"斯瓦普鲁提称,"在亚洲货币中,韩元、新加坡元、人民币最具吸引力,成为亚洲资金流动的首选货币。韩元受欢迎的原因在于,韩国有望在明年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这意味着全球央行会配置更多韩债,也就会持有更多韩元。新加坡元的吸引力来自于新加坡是AAA评级国家,本就深受央行信任,其金融市场稳定、交易透明,吸引了各国央行的投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之一,人民币天然有流动性优势,是'顺理成章的候选人'。无论如何,去美元化的货币多元化投资应该持续,这一趋势在过去十年中已经根深蒂固。"
摩根大通在其最新外汇策略周报中也认为,美元的疲软并非源自"海湖庄园协议"之类的某种协调性协议,而是由基本面等诸多变化推动的,比如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贸易冲突的滞胀担忧加剧;美联储独立性惹争议;美国期限溢价上升与美联储终端利率下降同时出现;德国财政政策转向宽松,对欧洲资本市场形成支撑等。"在种种背景下,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下降,资金自然向其他市场流动。"该行补充称,亚洲货币近期强势的另一个强大推手在于,多年贸易顺差积累的巨额美元资产开始回流,构成了强大的外汇对冲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