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国使出"借刀杀人"之计,中方在农产品问题上反制,特朗普马上又改口启动谈判。
最近中美之间发生了三件大事,让人更加看清了特朗普纸老虎的本质。
第一件事:美国拉拢盟友对中国"借刀杀人"
根据最近报道,美国财政部呼吁G7国家和欧盟,对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商品征收"有意义的关税"(高达50%-100%),以施压两国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从而加大对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的压力。
因当前中美贸易休战,所以这种二级关税的行为,被视为美国"借刀杀人"的策略,避免直接对华加征额外关税,而是通过盟友间接针对中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对印度进口商品加征25%额外关税,并敦促欧盟跟进,但对中国的直接关税暂未增加,以维护脆弱的贸易协议。
第二件事:中国不买美国大豆引发美国关注
2025年9月,美国大豆出口面临严重危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进口国,自5月底以来完全停止购买美国大豆,以回应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这导致美国农民在收获季节前无订单,北部平原地区大豆现货价格跌破9美元,甚至可能降至8美元,预计损失数十亿美元。
中国转向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供应商,2025年4-到月从巴西进口创纪录4200万吨,并计划从阿根廷和乌拉圭进口高达1000万吨。
美国农业协会警告,这可能引发农业危机,影响中西部州农民,并加剧中美贸易摩擦。
第三件事:中美启动第四轮经贸会谈
2025年9月12-13日,中美经贸谈判进入第四轮,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西班牙马德里会晤,讨论贸易、经济、国家安全及TikTok监管等问题。
此前三轮谈判分别在伦敦、日内瓦和斯德哥尔摩举行,虽然没有达成全面协议,但双方已将关税休战延长90天(至11月),将互征关税降至10%。
其中美国对华额外芬太尼关税20%,有效税率30%。
当前中美双边贸易额近5800亿美元,几乎全部受关税影响,中国对美出口连续四月下降33%。
特朗普政府寻求通过协议重塑制造业回流,谈判焦点包括稀土出口许可和投资承诺。分析认为,此轮可能带来进展,但全面协议仍旧还没有看到希望。
这三件事结合在一起,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这很符合我们几个月前的预判,那就是中美贸易战的开战和休战,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马拉松式、拉锯式谈判。
无论是任何一个大的框架,还是小到一个协议的标点符号,中国都不能对美国放松警惕。
只要在战略上我们认清楚,特朗普政府目前所做的所有事情,目的都不是为了跟中国打一架,而是咄咄逼人的要中国让步。
中国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底线思维,继续利用手上的稀土牌和贸易逆差,跟特朗普周旋下去,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