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治疗:五架马车
(糖尿病教育、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
血糖控制目标:空腹不超过7,随机不超过10,糖化(HbA1c)不超过7%。
营养计算:成人静息状态下25-30kcal(kg*d);轻体力劳动30-35kcal(kg*d);中度体力劳动35-40kcal(kg*d);重度体力劳动>40kcal(kg*d)。
以60kg的打工人为例,轻体力劳动,一天能量1800-2100大卡。
三大营养物质分配,碳水占据50-60%,蛋白质15-20%,脂肪25-30%。
三大营养物质的供能占比每克约:糖4/蛋白质4/脂肪9kcal,按照上述例子分配,碳水250-300g,蛋白质75-100g,脂肪55g-66g左右。
三餐分配可平均1/3,也可1/5-2/5-2/5
锻炼对2糖尿病病人尤为重要,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血糖控制和体重控制。1型糖尿病为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宜在餐后进行。
药物治疗: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格列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
(磺脲类药物):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受血糖浓度影响,至少保存30%以上胰岛细胞的病人可使用。所以适用2型非肥胖者,对于饮食运动控制不理想的使用。1型、儿童、妊娠都是禁忌。
①格列本脲:廉价作用强,易引起低血糖
②格列齐特:作用温和,适合老年人
③格列喹酮:胆汁代谢,适用肾功损害
④格列美脲:降糖最强。
除③作用时间较短只有8小时,其余均可20h以上。
(格列奈类):非磺脲类促分泌剂,用于餐后高血糖,使用禁忌同磺脲类。代表药: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格列酮类):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其他作用基本同二甲双胍,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代表药:吡格列酮。单独使用不导致低血糖,与降糖药和胰岛素使用增加低血糖风险。
(双胍类):抑制肝糖原输出、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葡萄糖摄取再利用、不增加体重、改善血脂和纤溶系统、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延缓改善血管并发症。
在临床上,如果没有肝肾功能不全、过敏等禁忌,所有糖尿病病人一律都要使用二甲双胍,并且达到2g的标准。二甲双胍是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基石药物。
(α糖苷酶抑制剂):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容易胃肠胀气,代表药阿卡波糖。
胰岛素:分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长效短效以及胰岛素类似物。
(名字带门冬、赖脯、甘精都是胰岛素类似物,精蛋白、精蛋白锌都是胰岛素。目前市面上基本上都是用胰岛素类似物,以预混最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