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中国计量大学青年教师石召君因病离世,年仅32岁的人生轨迹牵动人心。这位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新锐学者,生命最后阶段仍在筹备婚礼,突如其来的噩耗令其山西老家的爷爷奶奶再度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
公开资料显示,石召君1993年生于山西临汾农村,12岁时父母因意外双亡,与6岁弟弟靠祖辈务农维生。当地民政部门持续提供低保补助,姐弟二人穿着打补丁的棉袄完成学业。2015年从大同大学毕业后,她以403分考入南开大学硕博连读,成为全村第二位博士。2022年入职高校担任讲师,科研方向聚焦新型光电材料。
村支书透露,石召君确诊重病前正筹备婚礼,家中留存着未寄出的喜糖。社交平台流传其读博期间为高中母校录制的视频,画面中身着素色衬衫的学者用乡音寄语学弟学妹:"知识能带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这条3分钟视频近日播放量突破500万,网友自发在弹幕打出"知识改变命运"刷屏。
从田间地头到高等学府,石召君用二十年完成人生突围。其弟弟在追思会上回忆,姐姐为节省路费曾连续三年春节留守实验室,工作后每月定期给祖父母汇款改善生活。电子科技学院同事评价,她在教学评估中屡获优秀,病休前仍在指导本科生科研项目。
该事件引发多重思考:当寒门学子突破重重障碍跻身知识殿堂,社会如何构建更完善的重疾保障网络?乡村教育工作者指出,石召君案例既展现教育公平政策的实效,也暴露高知群体健康管理盲区。目前校方已启动专项基金帮扶其家庭,当地政府正协助老人医疗安置。
人生虽有缺憾,奋斗永存光芒。这位女学者用坚韧书写逆袭故事,其遗留的23本科研笔记已捐赠校图书馆。正如她在最后一篇论文致谢所写:"感谢所有托举过我的人,愿以微光照亮更多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