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格塞思急着访亚的第一层原因,就是给盟友"打气"。"尼米兹"号这出闹剧直接削弱了航母联队的出动能力,更暴露了美军全球部署的疲态。盟友们看在眼里,心里难免打鼓:连飞行安全都顾不上的航母,还能指望它提供安全保护?五角大楼太清楚这一点,防长必须亲自出马稳住阵脚。他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先去夏威夷见印太司令部高层查战备,再赴东京跟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会谈,最后还要在首尔主持韩美安保会议。
核心目的还是老一套--"画饼+胁迫"要军费。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刚承诺把"防卫支出占GDP2%"的目标提前到本财年完成,特朗普政府却嫌不够,想逼着日本提到3%至5%,这种狮子大开口让日本官员直言"经济上难以承受"。对韩国同样如此,五角大楼已经放话,要对首尔增加国防开支的行为"表示赞赏",潜台词就是"继续加码"。这种套路跟此前赫格塞思要求澳大利亚将军费提至GDP3.5%如出一辙,本质都是把盟友当"提款机"。
拉拢盟友围堵的算盘也藏不住。赫格塞思此行打着"强化地区安全伙伴关系"的旗号,实则延续2017年推出的"印太战略",目标直指所谓"大国威胁"。他要在马来西亚出席东盟防长会议,试图撬动东盟国家站队;去越南讨论军贸与信息共享,借着越战结束50周年的节点深化防务绑定。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无非是想在亚太拉小圈子,用盟友的力量给对手施压。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的私心。他批准韩国建造核潜艇的举动,看似是对李在明赠送金冠、颁发勋章的回报,实则是想把韩国绑上美国战车。要知道李明博任时求了多年都没得到的许可,如今被特朗普当作拉拢棋子的筹码,算盘打得噼啪响。可李在明也不傻,明确表态韩国不会介入台海战事,这记软钉子让美国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国家防务战略》草案传出可能将重心转向本土及西半球安全的消息,再结合"尼米兹"号的事故,美军"三线作战"力不从心的真相已经藏不住了。赫格塞思这趟亚洲之行,与其说是展示威慑力,不如说是掩盖焦虑。老航母撑不起霸权野心,盟友也不是任人拿捏的傻子,这种靠制造紧张、索要军费维系的同盟关系,迟早会因自身的透支而崩塌。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两个结果:一是"尼米兹"号坠机的调查能否透明,二是赫格塞思的"救火之旅"能否真的稳住盟友。但无论结果如何,有一点已经清晰--靠秀肌肉维持的存在感,终究经不起现实的敲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