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领导人通话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宣布了自己的访华行程,若无意外,他将在明年年初到访。而在他来华之前,行程灵活程度更高的美国国会议员抢先一步,其专机已经落地北京。
据观察者网9月22日报道,美国一个跨党派代表团9月21日正式访问中国并与中方会谈。该代表团由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领袖、华盛顿州众议员亚当·史密斯率领,另有多位重量级政客,包括在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有很高影响力的迈克尔·鲍姆加特纳。
从媒体报道来看,这次访问是自2019年以来美国众议院代表团首次访华,中美经贸问题是这个代表团的首要议题,提升中美军事交流也占了很大比重。亚当·史密斯接受采访时坦言,中美是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国家,找到和平共处的方式真的很重要,他乐于见到中方对中美交流持积极态度。
他这番发言没有美国政客一贯的傲慢,也符合中美领导人通话的核心精神,在当前环境里称得上务实。因此中方这次提高了接见规格,并从大局出发当面送他们这么一句话:希望美国国会正确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积极促进两国交流合作,为两国友好和共同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事实上,由于美国奉行"三权分立"原则,掌握行政权的美国政府并不能单方面决定国家政策,美国国会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两大系统唱反调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今年7月份,白宫企图削减部分国会已批准的资金,规模达90亿美元,此举引爆了美国政坛的一场大讨论,以《华尔街日报》为首的多家媒体将其定性为"行政部门对立法部门底线的一次试探"。
因此,中方光与美国政府达成共识还不够,和美国国会加强交流也是必要之举,否则美国国会有可能因为两党党争而从中作梗。所以这次中方才会强调美国国会应该在中美关系里发挥"建设性作用"。
毕竟,加强沟通意味着中美两国可以搞清对方的态度,总好过"老死不相往来"后引发战略误判。几年前"气球事件"带来的余波,相信美国两党议员也不想再经历一次了。但问题在于,本次来华的美国众议院代表团在他们最想与中方深入沟通的经贸、军事问题上,并不具备一锤定音的能力,就算他们做出了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决定,也很有可能面临国会内部与白宫的反对意见,进而无法将决定贯彻下去。
举例来说,中美军事交流这件事众议院就很难插上手,这是特朗普政府的职权范围;而在五角大楼内部,一线实权派将领听不听新任"战争部长"赫格塞思的话,也是个问题。这让中方怎么与美方开展务实有效的军事交流?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美方如果真的有意改善中美关系、增进两国交流,就应该先采取一些务实的行动,别继续说一套做一套。这次中方当面发出的提醒,这个美国众议院代表团回去之后应该好好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