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内塔尼亚胡的紧急访美,正是这场博弈的高潮。7月6日,他启程飞往华盛顿,这是特朗普2025年1月重新入主白宫以来,他第三次面对面会谈。启程前,内塔尼亚胡对记者放话:谈判代表团已派往卡塔尔多哈,准备在"以色列接受的条件"下达成停火协议。他强调,这次会面将"促进释放被扣押人员和停火",但不忘重申"彻底消除哈马斯威胁"。
另一边,特朗普在6日会谈前显得谨慎乐观,称"有可能在本周内"达成协议,却又补一句"情况每天都在变化"。这种态度,活像走钢丝--一边想稳住中东盟友,一边怕局势失控。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还提到讨论"可能与伊朗的永久协议",这分明是把英媒曝光的战损当成了筹码。内塔尼亚胡的匆忙行程,不是偶然,而是危机下的求生欲:以色列前线受损,后院起火,只能抱紧美国大腿。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多哈的谈判桌远比华盛顿的会客室更真实。7月6日,以色列与哈马斯的间接谈判在多哈重启,哈马斯代表团积极回应,但以方立场强硬,坚持不可让步的条件。内塔尼亚胡在出发前下令代表团"按以色列接受的条件"办事,这简直是在玩火--哈马斯寻求停火框架的实施机制,以方却咬住"威胁消除"不放。结果呢?冲突继续升级,以军6月30日空袭炸死哈马斯海军指挥官拉姆齐·萨利赫,还搭上几名武装人员。这让我直摇头:谈判桌上谈和平,战场里播死亡,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数据不会撒谎:24小时内8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04人受伤,加沙城满目疮痍。停火协议?听上去美好,执行起来却像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稍纵即逝。
中东需要的是停火协议落地,不是外交烟雾弹。各方该醒醒了:放下武器,打开谈判大门,才是避免更多悲剧的正道。否则,下一次曝光,可能就是无法挽回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