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一】随着美台持续推进关税谈判,英国路透社11月26日独家爆料称,特朗普政府正与台方谈判团队协商一项协议,要求台湾对美国包括半导体制造在内的多个新兴领域进行投资,同时协助美国培训工人。
5名知情人士透露,双方正就此进行谈判。按照拟议的安排,全球半导体制造龙头企业台积电等台企将向其美国业务注入新资本和人力,并负责培训美国本地员工。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上周也透露,他们正寻求与美国及其他国家合作建设科学园区,因为这或许有助于推动贸易谈判。
美国目前对台征收20%的关税,台湾方面希望能与美方达成贸易协议以降低关税。而半导体产品,由于其对各类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美国暂时还未宣布相关关税。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称,台湾承诺在美国的总投资规模低于其主要区域经济竞争对手,但协议将包括协助美国建设科学园区基础设施、借鉴台湾相关产业经验等内容。韩国、日本此前在与美国达成的协议中承诺,将分别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和5500亿美元,以换取美方降低关税。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台湾何时能最终达成关税协议,也不清楚相关内容将如何纳入协议,而且协议条款也可能会在正式敲定前继续调整。
对于相关报道,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回应称,"只要不是由特朗普总统正式宣布,关于潜在贸易协议的报道都属于猜测"。
台积电拒绝对此置评。但台积电美国工厂一直面临缺人的窘境,此前还专门从台湾派了一批专家赴美"指导工作"。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1月就曾表示,由于技术工人不足、供应链缺口等问题,亚利桑那州新厂建设时间至少为在台湾建厂时间的两倍。他提到,为了推进建设,公司不得不从得州调派大约一半的施工人员至亚利桑那,导致迁移与住宿成本上升。

今年3月,台积电宣布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 视觉中国
美方要求在协议中加入"劳动力培训"相关条款此前已有征兆。据路透社,台积电正在亚利桑那州投资1650亿美元兴建晶片工厂,不过大部分产能仍将留在台湾。台湾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建设科学园区,并在其中形成完整的半导体供应链。
特朗普之前多次放口风称,为了帮助美国工人在先进工厂获得技能,可能需要引进部分具备专门能力的外国工人。
特朗普上周在美沙投资论坛上也提及,台湾将与美国合作建设"一个将占据40%至50%芯片业务的大型工厂"。他说:"我们的人民必须被训练。这些是他们从未做过的事情。如果不允许那些在工厂设备上投入数十亿美元的企业从他们的国家带来大量人员来帮助工厂运作,我们就不会成功。"
台方负责贸易谈判的团队回应称,正以"台湾模式"持续与美国讨论供应链合作。台"行政院长"卓荣泰26日也对媒体表示,双方目前处于交换文件、敲定细节的阶段。但他似乎也透露出愿意向美方服软的意思,称"因为只有我们具备科学园区的概念、实践和实绩,使我们能够在美国展开这样的计划"。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上周也透露,他们正寻求与美国及其他国家合作建设科学园区,因为这或许有助于推动贸易谈判。
美国"政客"新闻网12日披露,美国要求台湾地区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至5500亿美元,而台湾方面为达成协议希望答应。这一消息震惊岛内。中国国民党"立委"李彦秀直言"惊悚",称若消息属实,将严重冲击与排挤台湾地区的投资量能,影响人才和技术留存,推高科技"产业空洞化"的可能性。
台湾中时新闻网称,今年台积电宣布赴美投资时,就有半导体资深分析师预言"科学园区会被掏空一半以上"是迟早的事。果不其然,在美国压力下,台积电赴美投资一再加码,从原本一座厂扩增至6座。业界人士称,台积电从2022开始在亚利桑那盖第一座厂时,供应厂商从半导体化学品、材料、特殊气体等都已去至少六七成。一位工业界人士感叹,当局曾提出AI十大建设及五大信赖产业,但迄今看起来仍苍白无力。
对于有关报道,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9日回应说,美国持续利用关税等手段胁迫掏空台湾产业,民进党当局在美国的压榨面前,一路滑跪、竭力输诚,这是近期台湾民众非常痛心的事,我们高度关切。3500亿至5500亿美元约占台湾2024年生产总值的44%至69%,约占台湾今年10月外汇储备的58%至92%。
朱凤莲表示,如报道属实,只能说明民进党当局为了搞"倚外谋独",把台湾民众的血汗钱拱手奉上,完全不在意台湾民众与企业的利益。所谓"台湾模式"纯属是"跪美模式",是卖台的遮羞布,势必导致岛内的资金、技术、人才不断向美国转移,将严重危害台湾产业发展。所谓"台美供应链合作"更是美国对台湾优势产业的公然掠夺和霸占,从"五五分"到"连锅端",台湾核心产业优势尽失,岛内就业、投资和发展动能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朱凤莲强调,越来越多的事实让台湾民众认识到,美国奉行的永远是"美国利益优先"。民进党当局以民众福祉和岛内经济前景为代价对美献媚输诚,最终难逃台湾被美国吃干榨尽的结局。正告民进党当局,为一党一己之私而损害台湾产业发展的根基和民众利益福祉,此等恶劣行径必遭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