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四:"抢票软件"说的成功率靠谱吗?
"抢票软件"宣传所谓的成功率,没有任何依据,也是一种营销术。票源全部在12306系统中,"抢票软件"没有任何票源,成功率达到多少没有任何保证。"抢票软件"自称购票成功率比较乐观,让旅客感觉希望很大,自愿掏钱。如果购票成功了,让旅客认为是花钱的作用。如果没有购票成功,"抢票软件"也没有任何责任,因为没有承诺100%。
问题五:为何12306页面上某车次显示"无票",但"抢票软件"页面上显示"有票"?
"抢票软件"平台页面上显示的余票数据,是从12306平台爬取页面显示的信息,再修改加工而成。当某车次车票售完后,12306平台上会显示该车次售罄,但"抢票软件"平台上显示时将其更改为"有票",实质是让旅客"买长乘短""买短乘长"或"换座"。
"抢票软件"诱导旅客设置多个出发到站组合,采用多花钱、购买实际到站前方几站车票的"买长乘短"方式,以及先买短途车票上车、违规不下车的"买短乘长"方式购票。在"有票"下方附加设置小字提示,如"多买几站"或"全程不用下车、上车补票"等,这种"有票"并不是真的有出发站至到站的车票。"买长乘短"让旅客多付费用、多占有限的铁路运力资源,"买短乘长"、上车补票可能会引发列车超员报警、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铁路部门将依规请"买短乘长"人员下车,旅客出行会受到很大影响。
另外,"抢票软件"还通过推荐不合理换乘方案,让其平台显示有票,有的换乘时间特别短,旅客出行时极易造成"漏乘",但"抢票软件"不考虑这些,仅考虑购票成功后其可赚取费用。
问题六:通过"抢票软件"买票是否存在风险?
铁路12306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第三方平台在旅客购票过程中会保留用户信息,不仅有附加费、捆绑销售服务等"陷阱",还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问题七:为什么一些旅客购票,选择"抢票软件",而没有选择12306平台?
一些"抢票软件"利用旅客急于购票的心理,进行夸大甚至虚假宣传,以赚取"加速包"费用等为目的行为。
问题八:网传"抢票软件"通过集中抢票,让退回的车票满足自己候补需求。这种做法是否可行?
利用这种手段抢到车票的概率极低。因为"抢票软件"提交候补需求最终需要进入12306候补队列,而12306系统的候补是按订单生成的时间顺序兑现,"抢票软件"无法将其排在后面的候补需求调整至前列。同时12306系统可通过多种途径,识别出有异常的候补需求订单并加以处置,不会将票额优先满足异常候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