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准备在菲律宾建立全球最大的战略物资应急储备仓库,而且美国力求将全球最大战略物资仓库从欧洲地区向亚太转移。
此前,美国在冷战期间曾在挪威建立了一个全球最大的战略物资应急仓库,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那里存储了大量坦克、步战车以及各种武器装备和弹药,目标是在冷战爆发热战时,由北约提供后勤保障,让前线作战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如今,这一"最大"名号正在向亚太转移,而菲律宾距离中国较近,且在南海问题上充当美国的代理人,与中国海上摩擦不断,大规模演练行动达到史上最高强度。
如果美国在菲律宾进行物资仓库部署,这表明其之前所说的"远征战略基地"正在中国周边快速形成。按照美国的计划,在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地要建立12个类似的基地,以保障45天的战斗部署,这说明美国正在计划在亚太进行高强度作战。
无论是武器装备的数量、作战规模的大小,还是后勤保障能力的强弱,都是衡量作战行动的重要指标。如果美国能够在亚太地区持续作战,特别是实现跨大洋的装备投送,那么它在亚太地区就有了新的桥头堡和补给点。
美国认为,在菲律宾的大规模海外部署,包括全球最大的战略物资应急仓库,所存储的武器装备有两个用途:一是美军到达后自用,二是美军来不了时供菲军使用。这表明美国针对台海和南海之间的战略联络正在密切进行。
拜登总统曾在台湾岛搞了一个战略物资应急仓库,如果再在距离台湾岛南部400公里的菲律宾也搞一个战略物资应急仓库,这说明美国正在计划南海台海军事后勤保障一体化。通过美制武器装备的大量部署和各种物资弹药的快速补充,形成以台海为核心的作战和以南海为核心的作战相互勾连,从而使台海和南海之间的战略联动更加紧密。
一旦后勤保障连为一体,形成联动战略,美国下一步在中国周边计划的战争行动,将不是低强度,而是高强度的,并且会通过连续的后勤保障提供强劲的作战能力。
如果按照45天的作战进程来看,美军所计划的作战行动有可能是中等规模以上。而如果进行代理人战争,通过物资应急仓库的大量补充,战争行动有可能会变得更加持久,因为有了存放场地和海空运输线,就可以持续不断地将作战物资向亚太转移,支持美军及盟军的作战行动。因此,对于美国在南海建立的最大物资应急仓库,我们一定要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