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和马斯克居然解雇了国家核安全局的人,现又请回去了

2025-02-19 13:51  头条

2025年2月,美国联邦政府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裁员风暴"。在总统特朗普与"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的推动下,多个核心部门以"精简机构"为由大规模裁撤员工,但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的裁员行动却因触及国家安全"大动脉"而紧急叫停,引发舆论哗然。这场风波不仅暴露了政府决策的草率,更折射出效率与安全之间的深层矛盾。

裁到大动脉":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混乱召回

2月13日,NNSA解雇了300至400名员工,其中包括持有高级涉密权限的核专家及需要18个月培训周期的技术岗位人员。然而仅隔一日,该机构便发现这些被裁员工掌握"高度敏感的国家机密",随即紧急撤销解雇决定,试图召回相关人员。但由于裁员时已切断其政府邮箱权限,且缺乏私人联系方式,NNSA只能通过在职员工"逐一带话"联系,部分员工甚至因对政府失去信任而拒绝返岗。

能源部发言人虽辩称"实际裁员不足50人",但前局长赫鲁比直言,此类人才流失将导致"国家安全风险",且被裁者可能永久退出政府体系。NNSA承担核武器维护、反恐核原料管控等核心职能,此次召回事件凸显了政策执行中的严重疏漏。

裁员浪潮:从"瘦身计划"到政治争议

此次风波源于特朗普政府2月11日签署的行政令,要求各部门与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合作,通过解雇试用期员工和"买断"计划(提供8个月薪资补偿)缩减联邦规模。截至2月14日,已有超万人被裁,涉及退伍军人事务部(1000人)、疾控中心(1300人)、林业局(3400人)等机构。

然而,该政策引发多重争议:

1. 合法性遭质疑:14个州检察长联合起诉,指控特朗普将行政权"非法授予"未经选举的马斯克,且裁员程序涉嫌违宪。

2. 社会反弹强烈:被裁员工中不乏资深老兵,一名在农业部任职的退伍军人痛斥"国家背叛了我"。公共卫生协会则警告,疾控中心裁员将破坏美国医疗基础设施。

3. 目标与实效矛盾:尽管7.5万名员工接受"买断",但仅占联邦雇员的4%,远低于政府预期的5%-10%。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指出,即使裁撤全部联邦雇员,也只能削减不到5%的财政支出,与特朗普宣称的"节省1万亿美元"相去甚远。

效率与安全的悖论:马斯克的激进改革

作为"政府效率部"的核心推手,马斯克主张"彻底裁撤机构,而非修修补补",并已关停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等部门。然而,这种激进风格加剧了行政混乱。例如,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原计划裁员1500人,后调整为1165人,但员工直到停职前一天才收到通知;环保署、国税局等部门的裁员也未明确披露标准,导致员工陷入"不知是否被解雇"的迷茫。

反思:国家治理不能"一刀切

此次召回事件暴露了美国政府两大症结:

  1. 决策缺乏风险评估:NNSA的涉密岗位裁员未经过渡预案,直接威胁国家安全;
  2. 沟通机制瘫痪:联邦机构依赖官方邮箱联系员工,一旦权限关闭即陷入失联,反映出官僚体系的僵化。

正如《纽约时报》评论,政府"瘦身"需平衡效率与稳定,而非通过"政治清洗"制造动荡。若政策持续脱离专业考量,美国恐在"精简"口号下付出更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