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称捡到中国霹雳15残骸,美国想要,巴基斯坦中将看乐了

2025-05-13 11:48  头条

印度老乡捡到的宝贝瞬间让美国《战区》网站连夜发文,因为这所谓的"宝贝"是中国出口型导弹PL-15的残骸!

网友不禁担忧:印度军方如获至宝说明了该战机残骸的重要性,西方会不会以此为契机破解了中国的机密技术?那么,此事是否会如此发展,其来龙去脉又是如何呢?

对此,巴方中将的回应也十分干脆明了,他表示,印度不应该活在宝莱坞电影里了!

一、印度农民得到"天降馅饼"

据报道,根据多家印度媒体和社交平台流出的照片,印度民众在旁遮普邦等地陆续捡到4枚霹雳-15E空空导弹的残骸,其中最新的一枚弹体最为完整,除了战斗部和导引头,其他部分几乎没什么损坏。值得一提的是,该导弹本身的来处是印巴冲突。

2025年5月7日凌晨的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歼-10CE战机发射的PL-15E导弹以110公里外"点名"击落印度阵风战机,创造了超视距空战的新纪录。离谱的是,这枚价值百万美元的导弹残骸竟在爆炸后落到了印度旁遮普邦的农田。

印度媒体争相报道:弹体后段完整保留,双脉冲发动机结构清晰可见,唯独导引头和战斗部不翼而飞。该导弹导引头残骸带有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模块,这是中国导弹在实战中首次公开使用这一技术。

那么,该战机是怎么落进印度农田的?谁都清楚,印巴冲突的双方早已使用导弹互搏。巴方空军在打击目标时,发射了霹雳-15E导弹,且为了确保命中,通常又会对目标连发导弹。导弹如果飞行途中因目标已被击落或锁定失败而失去了追踪对象,便燃料耗尽落地。

当导引头与战斗部在撞击中脱落或自毁,剩下相对完整的弹体和推进段保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弹体未完全解体,自然引发了印度方面的高度兴趣。

美国部分媒体就此呼喊:若能从残骸中提取燃料成分、分析喷管设计,或能推导出PL-15E的射程极限,几乎就能得知中国战机一部分关键数据!

借此,很多美国军迷在外网上呼吁印度:赶紧把这份遗骸交给我们,只有美国才能破解和重组。

二、"重要盲盒"的技术参数已过期

可是,美媒迫不及待建议印度"把残骸送美国",并声称能"破解中国导弹的秘密"。但他们真的做得到吗?

事实上,PL-15E虽然是中国研发的并出口的武器,但是在走出国门飞向战争处的时候就已经把关键技术做"降级脱敏"处理了。这一点可以参照我国的阅兵--能漏出来的武器都不是绝密的,都不是最有价值的,遑论PL-15E。

据官方数据披露:该器械的雷达频段调至民用波段,发动机推力参数下调,核心算法更是经过加密处理。另外,这枚残骸的生产日期标注为2015年,而中国自用版PL-15早已迭代至射程300公里的PL-17。

面对这枚"过期盲盒",印度军工部门必定长叹一口气--拆解研究可能暴露自身技术短板,毕竟印度国产 Astra导弹研究多年,射程始终卡在 100 公里内,而 PL-15E 外贸版都能打到 145 公里。

与此同时,不拆又难挡压力--美国那边极有可能怀疑自身技术私藏,这应该怎么办?

所以说,PL-15E残骸看似是"天降大礼包",实则是烫手山芋。

三、地缘博弈的"残骸游戏"

其实此事的看点在于美国对PL-15E残骸的狂热背后--他们空战体系的技术焦虑暴露无遗。

五角大楼评估报告显示:PL-15E的145公里射程已超越美军现役AIM-120D,而中国自用版射程肯定更远更长,极有可能更达200公里,直接威胁F-35主宰的天空战场。

当PL-15E在巴基斯坦战场替他们狠狠出了一口气时,印度突然发现,被他们视为尖端武器的东西早就被中国做成了"外贸版本",美国自然也会感到惊讶:中国都敢把尖端武器卖到冲突前线了?

可以说,美国在该事件中体现的技术焦虑并不是无中生有--对这一块残骸忧心忡忡,他们本质是因"军事霸权失控"的深度恐慌。毕竟在二战后,美国首次面对一个能在航空领域与其并驾齐驱的对手,且这个对手的工业机器正在飞速迭代更新。

在技术战场上,永远只有领跑者,没有跟风者。美国懂得这个道理,因此愈发重视他们本来看不上的一堆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