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分裂的态度反映出欧洲内部的深层矛盾,既想维护原则立场,又不愿承担过重的经济代价。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公开表示,"军事解决不是唯一选项",这话明显是在给谈判铺路。
最有意思的是第三方力量的介入,中国被各方寄予厚望,希望能发挥建设性作用。泽连斯基两度公开提及,希望中国参与未来的和谈进程,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对传统盟友的失望。
土耳其的埃尔多安则继续扮演中立东道主的角色,表示伊斯坦布尔的会谈场地"随时准备就绪"。
从历史经验来看,这种复杂的多方博弈往往比双边谈判更加困难。2014年的明斯克协议就是前车之鉴,看似达成了协议,最终却因为各方理解不同而破裂。
现在这盘大棋的玩家更多,利益更复杂,想要达成真正的突破,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