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估算,我国约有1.3亿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如果每人每月养老金增加100元,那么每年新增财政支出约为1560亿元。
近日,关于退休农民养老金待遇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据了解,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退休农民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不足300元,这一现状给他们的老年生活带来诸多挑战。
我国农村居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依赖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但全国标准不一。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已达较高水平,而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养老金仅在150元上下,甚至更低,这使得整体养老金水平难以提升。同时,受限于农村居民相对较低的收入,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也极为有限,很多农民的缴费基数和年限都不理想,进一步制约了养老金数额。
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农村在经济与社保方面与城镇差距显著,产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影响了养老保险缴费情况,进而导致养老金待遇不高。并且部分地区财政投入有限,难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制度设计上保障水平较低,也使得养老金提升缓慢。
养老金不足严重影响退休农民生活质量,基本生活开销后所剩无几,遇突发疾病更是无力应对,还加重了子女养老负担,影响家庭经济状况。
对此,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完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鼓励农民延长缴费年限、提高档次;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缴费能力,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差距,以保障退休农民的晚年生活,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