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新社报道,一些西方 "专家" 又出来找茬。他们抛出 "福建航母缺陷论",说中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因为飞行甲板布局错误,没法同时起降多架飞机,还说这暴露了中国航母 "经验不足"。
他们说福建舰甲板飞机着陆的倾斜区域,和三部弹射器里的两部轨迹交叉。飞机着舰时,这两部弹射器就得关闭,第三部也没法马上用,等于 "瘫痪" 了起飞能力。这话听着挺吓人,但细究起来,纯属误读设计意图。

咱们先澄清事实:福建舰的甲板布局不是 "错误",而是实打实的 "优化"。
福建舰已经服役,早在海试期间,它的电磁弹射系统,已经测试成功。这艘舰长约 316 米,甲板面积大概 1.3 万平方米,装了三部电磁弹射器。布局是两部在前面并排,一部在后面,这可不是随便设计的,是专门根据中国舰载机群的战术需求来的。咱们的歼 - 35 隐身机、歼 - 15 舰载机,用这个布局效率最高。
西方专家指责的 "轨迹相交" 问题,其实是航母甲板的标准配置。美军最先进的福特级航母,同样有三部弹射器,两部在 "猫眼" 位置,着陆区和弹射轨迹也重叠。福特舰怎么解决的?它设计了倾斜着舰带,飞机从右舷倾斜着降落,就能避开弹射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