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难买牛回头?专家谈沪指创下四年新高后大幅震荡(2)

2025-08-15 16:24  财联社

其次,市场担忧风险阶段性解除。罗水星表示,最直接是出口经受了关税的冲击之后,韧性超预期。最近公布的7月出口数据继续超预期,中国供应链的优势短期之内很难被取代。

景顺长城基金指出,经贸关系缓和之外,全球资金提前交易流动性宽松,美债利率和美元小幅回落,港股直接受益。而且美联储降息也可能打开国内降息的空间,直接利好A股表现。

第三是产业层面,从AI革命正在不断深化、拓展到方方面面,海外算力需求预期不断上修,国产算力技术进步稳步推进,AI应用开始创造收入,从投入到产出形成了正循环;创新药方面,中国药企研发实力和性价比被海外大药企认可,创新药出海降维打击,海外需求暴增。机器人、核聚变、军工、金融科技等主题也层出不穷,市场交易活跃。

第四是投资者交投情绪提振,市场在流动性驱动下持续上涨。景顺长城基金介绍,7月以来A股市场明显走强,背后主要由流动性驱动,增量资金加速流入市场,一方面市场筹码结构改善,赚钱效应开始积累,个人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加,融资余额快速上升并突破2万亿元;另一方面此前机构仓位普遍偏低,近期出现普遍净流入。

摩根资产管理亚太首席策略师许长泰认为,当前A股市场的信心回暖可能处于前期阶段,相较于更早反映乐观预期的港股,境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或仍有修复空间,并处于渐进式修复中。

谁在买入?华创证券徐康团队研报给出直接的总结,本轮市场回暖或是政策、资金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政策端,具备明确且强有力的"政策底":央行维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并引导融资成本下行;证监会则推出一系列"活跃资本市场、提振信心"的组合拳。

其次,在资金端体现为三大关键流向:"国家队"角色转向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的稳定预期作用;政策引导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稳步提高权益配置,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源头活水,以及南向资金成为重塑港股的核心力量,2024年以来持续大规模净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