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卫组织发布预警,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可能引发大范围疫情。中国广东佛山已报告超3000例本土病例,北京等地也出现输入性病例,引发关注。
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潜伏期2至12天,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部分患者关节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目前无疫苗和特效药,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今年我国病例呈现"南多北散"特点,广东佛山累计病例已超3000例,北京报告输入病例。专家分析,疫情暴发与蚊媒扩张等因素相关。中国疾控中心表示,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无人传人迹象,可防可控。
不过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专家建议,白天外出时建议穿浅色的长袖衣裤,裸露的皮肤要涂抹含避蚊胺和避蚊酯的驱蚊产品来驱蚊,避免在树荫和草丛等蚊虫密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家中要安装纱门和纱窗,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使用蚊帐,必要时配合使用电蚊拍和蚊香液灭蚊。个人如果出现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的情况,尤其是有蚊虫叮咬史或者疫区旅居史者,要立即就医治疗。
尽管目前针对基孔肯雅热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接种,同时也没有特效药,但记者注意到有文献显示,广谱抗病毒药物法维拉韦片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对基孔肯雅病毒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