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宦官李辅国对唐代宗说:政事交给我处理!他下场如何?(2)

2024-10-27 06:02  搜狐

1、危机带来转机

李辅国本名李静忠,他少年时就入宫做了宦官。李静忠相貌丑陋,稍微读过一些书,入宫后他先跟随高力士,只是高力士身边服侍的一名仆从。

李静忠一直在宫中混到四十多岁,还没混出什么名堂,负责过最大的事情就是管理马厩中养马的账务。

王鉷担任闲厩使的时候,觉得李静忠养马养得好,于是就把他推荐给太子李亨。李静忠到了东宫之后,逐渐取得了李亨的信任。

李亨虽然贵为太子,但是当唐玄宗的太子并不是一件轻松幸运的事:李亨上位之前,前任太子李瑛因为武惠妃的陷害被先废后杀。李亨上位后,朝中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当权,他时刻置身于阴谋之中,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危急时刻,李亨不得不断腕自保,不惜使用和太子妃离婚、将深爱的杜良娣贬为庶人等手段来保全自己的身份和名誉。

太子的境遇如此,在太子府当差的李辅国只能每天跟着提心吊胆,根本没有趾高气扬的底气和胆量。

转机出现在安史之乱中。

2、趁乱起事

755年,安史之乱发,唐玄宗仓皇逃出长安,奔赴蜀中避难。李亨奉命留在后面安抚百姓,李静忠就跟随在李亨身边。

当时,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跟随在唐玄宗身边护驾,李亨和陈玄礼密谋,准备诛杀杨国忠和杨贵妃。在整个过程中,李静忠参与了事件的谋划,还负责在李陈二人之间传递消息,李亨对他更加信任和倚重。

李亨一路抵抗叛军,收复河、陇兵力,以图兴复大业,李辅国随时为他出谋划策,两个人的关系日益亲近。

到达灵武之后,李静忠劝李亨即位,以安定民心。李亨采纳了李辅国的建议。

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李辅国因为拥立有功,被提升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赐名"护国",后来又改为"辅国"。

唐肃宗把处理四方奏章、军符、宫中事务的权力都交给李辅国,把他视为自己的心腹。

唐肃宗回到长安以后,李辅国被拜为殿中监。757年十二月,李辅国被封为郕国公,食邑五百户,加开府仪同三司。

李辅国以宦官的身份,享受着三公的待遇,和唐玄宗时的高力士同样位高权重。

虽然身份、地位和高力士相同,但是李辅国和高力士也有明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对权力和君主的态度。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