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难辨暗语暗号
违规内容易流入推荐池
中央网信办近年来持续加强信息推荐算法治理,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网络平台要建立健全算法在赋能优质内容传播、违法行为识别发现等方面的社会治理应用。同时督促指导重点平台针对性优化信息推荐算法功能、调整信息推荐算法规则,在完善推荐内容审核方面。要防范算法推荐低俗不良信息。同时专家指出,平台企业还应强化人工审核力度、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许可:很多暗语暗号它确实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下,正常的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一看他就会知道它到底表现什么内容,而这些内容可能全靠我们讲的直接看字符或者直接看这些代码,机器审核可能是没有办法判断的,这里面要加强人工审核。第二个要利用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AI大模型会更容易,它会比我们只凭关键词来检索会更加高效,而且更加准确。

同时专家建议,除了加强人工审核并不断提升技术手段,相关部门和平台企业还应联动,不断加大对发布这些违法、不良信息账号人员的惩治力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许可:要去采取一种更加治本的办法,而不能只是治标。而治本的办法在哪儿?在于并不是这些帖子本身的违法,这些帖子违法是一个表象,而根本是它的账号持有人的违法活动,因为所有的违法活动是由账号的持有人去发起的,我们要看到账号背后的实名认证的这些人以及实名认证这些机构之间的关系。
治理违法信息
需从"治标"转向"治本"
专家指出,治理违法信息需从"治标"转向"治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许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账号经常性的反复的发生违法的一些帖子,那么这些账号应该要有封禁处理。在未来这些账号的持有人,可能会在很长时间内甚至永久地不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注册。所以我想从对于整个帖子的处理转向对于账号的处理,从账号的处理延展到账号背后的真实人身上,这样才能更好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