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行程为何 “精准泄露”?央视曝光航空客服偷记艺人行程出售(4)

2025-11-12 16:45  央视新闻客户端

非法获取上百条艺人信息

获利1万余元

据舒某供述,她的办公电脑里有一套航空公司的内部客服系统,只要输入乘机人的名字,就可以显示对方预定的航班信息、乘机人的身份证号。舒某与张某交易时,会根据张某提出的艺人名字,输入进系统进行查询。法院审理查明,舒某非法获取100多条艺人的航班信息、身份信息等公民个人信息贩卖给张某,从中获利共计13100元。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 宋磊:公民个人信息涉及公民的个人信息轨迹以及通信内容,这些信息属于公民的核心隐私信息,只要达到50条以上就可以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按照相关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只要获利人民币5000元以上,就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要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并处罚金。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石林山:明星艺人的一些出行信息,这些信息对外非法流出,不仅扰乱了一些公共的秩序,而且也对于当前的饭圈文化起到一些不好的推波助澜作用,可能滋生其他问题,比如说像代拍或者是侵犯公民隐私,敲诈勒索等一些其他违法犯罪的隐患,包括本案的被告人张某以及她的下线都比较年轻,甚至包括一些初中生高中生都有。

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某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同时,检察机关认为张某的行为侵犯了公共利益,并依法对她提起公益诉讼,法院判令张某支付公共利益损害赔偿款2.3万元,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

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 马艳君:我们的公益诉讼检察主要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那么社会公共利益就是针对社会上不特定的大多数群体的利益来进行保护。被告人这种非法获取并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她不但触犯了刑法,也是一种对不特定公民的身份信息、轨迹信息等个人信息的侵犯,也是侵犯到了社会公共利益,所以我们提出,要求她在省级以上媒体做一个公开的赔礼道歉。

法院认为舒某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以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同时判令其支付公共利益损害赔偿款一万三千一百元,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并禁止被告人舒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航空客服代表类职业。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石林山:本案中被告人滥用航空公司外包客服人员的查询权限,肆意获取乘客的航班信息身份信息,然后对外出售,直接导致这些个人信息持续处于失控状态,存在被不法利用的潜在风险。同时被告人将这些个人信息出售给张某等追星粉丝,代拍黄牛等群体,为这些群体扰乱机场等公共场所安全秩序提供了客观帮助,一定程度助推了饭圈乱象,因此禁止舒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航空客服代表类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