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明天就是白露节气了。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关于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诠释为"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寒生露凝,因此得名"白露"。
明日白露
白露节气,鸿雁和燕子等候鸟要陆续南飞,冬眠的动物也得开始贮存过冬的食物了,随着寒气的增长,万物也逐渐成熟。白露的很多传统民俗都与吃有关,比如白露吃番薯、吃枣、啜米酒、饮白露茶,显而易见,白露节气是丰收开启的季节。
正所谓"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白露节气,各地农民抢抓农时,田间地头一片农忙景象。
白露前后的天气,往往是农作物生长和收成的关键因素。就比如接下来这些有关白露的农谚,都说明白露节气与农事息息相关。
白露节,棉花地里不得歇。
白露枣儿两头红。
白露到,摘花椒。
在农村,有句老话"白露出三象,遍地起坟头",明日白露,指哪三象?来看看老人是咋说的吧。
白露出三象,遍地起坟头
"白露出三象",这半句不难理解,是指白露节气出现了三种比如特殊的自然现象,"遍地起坟头",说的是结果,这里是指粮食收成欠佳,而粮食是赖以生存的根本,一旦粮食减产了,有可能会由于缺乏食物而导致饥饿甚至失去生命,这就意味着灾年。问题来了,白露节气到底出现哪三象?
白露出三象
一、大风
民谚有云"白露一场风,田里一场空"、"白露前后一场风,乡下人落个空",意思是说:白露前后如果出现大风天气,农民到了秋收时可能会失望。这是为什么?
白露节气,意味着全国各地正式进入了农忙时节,此时小麦、水稻、高粱、玉米和棉花等各种农作物和水果都已经或即将成熟,此时农作物都沉甸甸的,累累硕果压弯枝头。
如果此时刮起大风,会导致农作物倒伏,这对农作物会造成机械性损伤。大风还会带来干燥的天气,可能使庄稼水分蒸发,导致籽粒脱水干枯,甚至会导致秋旱,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灌浆和产量。
另外,如果大风携雨而来,对庄稼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一旦籽粒长芽、发霉,这对农民来说将是严重的打击。
在古时,白露节气时段的大风被视为丰收的严重威胁,这会造成庄稼减产甚至绝收,那人们的日子可就难熬了,于是也就有了"白露出三象,遍地起坟头"的说法。
白露西北风,冬天多雨雪。
白露东风来年旱。
白露西风鼓,吹一亩坏一亩。
白露风加雨,好谷烂地里。
白露刮北风,一直旱到冬……这些农谚都说出了人们对白露节气大风的敬畏。虽说,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了看天吃饭的依赖,但不得不说,白露节气时段的大风仍旧会给农业带来不小的挑战和影响。
二、持续降雨
听老人们说:最怕白露一日雨。如果白露当天下雨,意味着白露时节可能会持续降雨。而白露正值秋收的关键阶段,白露节气的天气对农作物的收获和晾晒影响都很大。
如果白露持续降雨,不仅会增加农作物倒伏和霉变的风险,还会影响收割进度,就算是收割下来了,持续降雨不能及时晾晒也会导致作物发芽、腐烂等。
白露节气连绵雨,丰收希望蒙阴云。
白露雨烂米。
白露晴天,有米无缸;白露下雨,有缸无米。
这些白露节气的农谚都说明,农民并不希望看到该节气下雨。
古时没有天气预报,农村的老人还会通过观察某些自然现象来判断白露节气是否多雨。比如燕子。按理说,燕子在白露时节就会南飞,如果到了白露,燕子仍不肯离去,反而是持续低飞,这代表着连续降雨的可能大,另外,如果看到另一种现象,也要提防白露时节将会持续降雨,那就是看到蛤蟆纷纷爬上田埂。
三、未现白露
白露节气,民间有"收清露"的习俗,古书中就曾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
何为"收清露"呢?
通常,白露节气开始,昼夜温差会变大,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的水汽蒸发,而到了晚上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就会凝结成露珠,附着在花草树叶之上,人们把露珠收集起来,谓之收清露。收清露知秋意,可以说,收清露是个非常有特色的节气习俗。
老话说的"白露出三象,遍地起坟头"的其中之一就是:白露节气未出现白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白露昼夜温差小,就会出现此现象。这对农业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白露节气乃丰收的关键冲刺阶段,昼夜温差有利于农作物的养分积累,达到增产和增加口感的作用。相反,一旦到了白露未现白露,则说明昼夜温差不够大,这对粮食的丰收会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这种现象也暗示着天气以阴天为主,降雨的概率大,这会影响粮食的收割和晾晒。
白露节气,有露水出现才说明季节交替正常,那么谷物的生长、成熟才能往好的方向发展,也预示着大丰收。
由此可见,"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白露现"白露"不仅美得如诗如画,更是迎接丰收的自然现象。
总结:"白露出三象"指的是白露节气持续降雨、刮大风和未出现白露这三种气候现象,恶劣天气的出现,就会让人对未来产生担忧。
明日白露,请大家牢记:1不露,2要喝,3要吃,天凉且燥,天气转凉,老传统别大意,安稳度秋。
01
不露肚脐
老一辈人常说:"白露白露,不露肚脐!"白露节气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我们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肚脐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也是身体最薄弱的部位之一,如果肚脐受凉,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因此,我们在穿衣时要注意不要露出肚脐,晚上睡觉时也要盖好被子,避免腹部受凉,尤其是晚上睡觉吃空调的话更要注意保护好肚脐。
02
2要喝
白露茶是指在白露前后采摘的茶叶,此时的茶叶经过夏季的生长,积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口感醇厚,香气浓郁。
与春茶的鲜嫩和夏茶的干涩味苦不同,白露茶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味,深受江浙沪等地区人们的喜爱,喝白露茶可以清热降火、消食解腻。
米酒是用糯米制作而成的传统饮品,在高温炎热的夏季不适合酿造米酒,但到了白露时节,天气转凉,糯米丰收后便可以用来制作米酒了。
白露时节做出来的米酒称为白露米酒,具有温中散寒、健脾开胃等功效,深受人们喜爱。
03
3要吃
1要吃莲藕。
莲藕是秋季的时令蔬菜,白露时节到来后,莲藕大量上市,莲藕的做法很多,清炒藕片是一道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
做法如下:
1. 将莲藕洗净去皮,切成薄片,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黑。
2. 葱、姜、蒜切末备用。
3.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葱、姜、蒜末煸炒出香味。
4. 放入藕片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盐、鸡精、白醋调味。
5. 翻炒至藕片熟透即可出锅。
2要吃板栗。
每年到了白露时节,便是板栗成熟的季节,此时的板栗非常的美味鲜嫩口感香甜,不管是直接当水果吃,还是将其用来做菜都很美味,比如板栗炖鸡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家常菜。
做法如下:
1. 将板栗洗净,用刀在顶部切一个十字口,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出后剥去外壳。
2. 鸡肉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焯水,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 葱、姜切末备用。
4.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葱、姜末煸炒出香味。
5. 放入鸡肉块翻炒均匀,加入适量料酒、生抽、老抽调味。
6. 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板栗,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15分钟左右。
7. 加入适量盐、鸡精调味,继续炖煮10分钟左右,至鸡肉和板栗熟透即可出锅。
3要吃鱼。
白露是很适合养生贴秋膘的季节,而鱼肉是营养丰富,脂肪热量低,深受人们的喜爱,红烧鱼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家常菜。
做法如下:
1. 将草鱼洗净,在鱼身上划几刀,放入盘中,加入适量料酒、盐腌制10分钟左右。
2. 葱、姜、蒜切末备用。
3. 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鱼煎至两面金黄,捞出备用。
4. 锅中留底油,放入葱、姜、蒜末煸炒出香味。
5. 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煎好的鱼,加入适量料酒、生抽、老抽、白糖、醋调味。
6.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0分钟左右,至汤汁浓稠即可出锅。
白露节气是一个养生的好时节,我们要注意保暖,多喝温水,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牢记:1不露,2要喝,3要吃,尊重老传统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