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如今已经打成反包围战,必须尽早找到一个突破口,才有底气胁迫其他国家妥协,也好开始下一步计划。
可没想到,一向"乖巧"的日本,这次却出奇强硬,第二次谈判也谈崩了。
一反常态的背后,石破茂是否有新的底气?日本的B计划,又是什么?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日第二轮关税谈判在华盛顿进行,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会晤后,石破茂表示:"美日进行了具有建设性地深入讨论,然而,仍未找到共识"。
换言之,这次美日又谈崩了,日本又一次在特朗普的强力施压下挺住了。
虽然双方约定会在5月中下旬进行第三轮谈判,但外界普遍对此不抱有乐观期待,一方面是特朗普所求甚大,不止是关税,更多的在汇率、防务等问题上,都要痛宰一笔。另一方面,石破茂就任首相之后制定的路线以多元化为主,不再单方面押注美国。
前者的疯狂,我们看得太多,然而后者的谋略却值得好好说一番。
石破茂上任后,两次访问东南亚,在经贸、防务等领域合作,日本在东盟刷新存在感,并不稀奇。需要注意的是,以往日本与东盟国家互动,都离不开美国身影,而这次石破茂更加强调日本的核心作用,鲜少提及美国。
东盟国家也清楚当前的国际形势,彼此心照不宣地在加强双边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地区"去美化"进程。
事实验证,特朗普之后的所作所为正在加速经济全球化的深度联系,而美国却不断主动孤立于体系之外,石破茂没有赌错。
日本经济一度被外界称为"失去的30年",然而日本的海外资产却在30年间不断疯涨,这其中不乏有对中国改革开放红利的分羹,如今新的制造业基地不断向南转移,石破茂要抓住机遇,再次实现奇迹般的经济增速。
当年,日本因广场协议而被迫停滞,如今特朗普又打起了美日货币汇率的算盘,要故技重施,石破茂还会给机会吗?
综合各种客观因素考虑,新的广场协议或者说海湖庄园协议都不太可能落地。
首先,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已经换成了中国,而当年美国之所以能拿捏英、德等国,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军事因素的影响,许多国家的主权并不完整,而这一缺陷在中美博弈时,压根不存在。
其次,美债风险的"滚雪球"让各国资本都望而生畏,虽然美债依旧是世界上最抢手、最安全的投资产品,但从国家战略层面的角度出发,"去美元化"成了大势所趋。
若各国货币重新寻找锚点,或者说以多个锚点做支撑,所谓的"广场协议"则完全是空想。
中日韩曾有货币方面的协定,但之后日、韩负责推进此事的人要么被锒铛入狱,要么意外去世,如今中日韩自贸协定正在有条不紊地商讨,而美国对日韩的不断施压,势必会促成东北亚自贸区的建设。
由此可见,不管是中美博弈的客观因素,还是中日间主动达成的共识与合作,都是石破茂敢于拒绝美国要求的底气。
中国"担保"的程度决定着美日谈判进程,虽说大概率会达成一致,但日本能妥协到什么地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