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首次,拿到稀土磁铁后,美财长立马宣布:将摆脱中方"卡脖子"?现实直接给美方浇了盆冷水
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地时间 2025 年 11 月 7 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县的 eVAC Magnetics 公司稀土矿物加工中心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着一块金属质感的稀土磁铁,面对福克斯新闻镜头难掩兴奋。他声音洪亮地宣称,这是 25 年来美国本土制造的第一块稀土磁铁,靠着这个突破,美国正在结束中国对其供应链 "卡脖子" 的局面,甚至断言 2026 到 2027 年美国制造业将迎来持续 "腾飞"。这番表态配上他身后工厂的机器轰鸣声,乍一听确实像美国稀土产业迎来里程碑的样子,但稍微深入产业细节就会发现,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
要搞清楚这场表演的水分,得先明白稀土磁铁的分量。这种材料可不是普通工业零件,小到智能手机的震动模块,大到电动汽车电机、风力涡轮机,再到战斗机雷达、导弹制导系统,几乎所有现代高精尖设备都离不开它。说它是工业体系的 "维生素" 毫不夸张,而全球稀土产业的格局,早就是中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有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掌控着全球 80% 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磁体生产份额更是超过 90%,这种全产业链优势不是靠短期投资就能撼动的。

贝森特嘴里的 "突破",本质上只是实验室级别的成果向小规模生产的初步迈进。美国确实有芒廷帕斯这样的大型稀土矿,可问题出在中下游环节 -- 冶炼和分离技术长期缺失。哪怕从矿里挖出了稀土原料,美国自己也没法处理,还得运到中国进行深加工。实验室里造出一块磁铁,和能批量生产、以合理成本投向市场完全是两码事。美国诺维昂磁业公司联合创始人斯科特・邓恩就曾向媒体透露,中国宣布稀土出口管制后,不少美国客户找上门要求提升产量,可部分客户的需求标准,是中国几十年产业积累才达到的水平,现在的美国企业根本做不到。
更有意思的是贝森特这番言论的时间点。就在他走访工厂前几天,中方刚宣布调整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解除了 15 家美国民用实体的采购限制,像通用、福特这些车企,只要签署保证书承诺用于民用领域,就能申请进口稀土。这种基于市场化原则的调整,到了贝森特嘴里却成了美国 "摆脱依赖" 的证明,实在有些本末倒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