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方面来讲,万历绝非一个坏皇帝,更非暴君。
但即便万历做出了让步,国本问题也没有因此结束,反而变得变本加厉,那些在党争中受到处理的人利用继位问题又陆续制造了"《忧危竑议》妖书案"、"梃击案"等案件,以此打击政敌、转移焦点或是报复皇帝。
而与进谏动机日趋复杂相适应,万历的冷处理也在不断升级,由最开始的"不批"发展到不任免官员,最终到二十年不朝。
所以,万历长期不上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躲避朝臣喷向他的口水。
太极高手
许多人认为万历长年"不朝",是怠政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国事艰难的原因。事实上,不上朝和不理政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万历三大征"就是在他不上朝的时期取得的。
"三大征"指的是平定宁夏蒙古哱拜之乱、播州土司杨应龙之乱以及抗击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之役。这三场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困难重重,但最终都取得了完全之胜利。这与万历皇帝亲自拍板决定的人员安排、战略决策是分不开的,比如宁夏之乱中,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万历坚持用兵,最终漂亮地平定了叛乱。
可以说万历的武功远超"十全老人"乾隆。
在明代,上朝就像开大会,人多口杂,并不适合问政,尤其是在口水满天飞的国本之争时期,上朝只能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吵架的机会,对于政务处理,没有任何益处。将其取缔,对于遏制不正之风,倒是有一定积极作用。就像现在强调要开小会、开短会,涉及到的人参会,无关人员没必要陪绑一样。
打开《神宗实录》可以看到,万历十五年以后朝政的记载,与十五年以前并没有什么区别,赈济救灾、整顿吏治、平定叛乱、治理河道、发展经济、对外交往,一个也没有少,私毫看不出怠政的样子,反而能看出随着年龄增长,万历执政能力的不断加强。
工人喜欢把活干在明处,老板则更愿意幕后操控,万历作为明朝最大的老板,将上朝改为"静摄",其实质也是在幕后操纵。而他之所以能这样做,有制度的保障。
明代有完善的制度。朱元璋为确保朱氏子孙长治久安,在总结历代政治得失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一整套法令制度,对于机构设置、皇帝言行、百官规范、后宫操守都作了十分具体而细致的规定,在《皇明祖训》、《太祖宝训》中,老朱更是不厌其烦地将其逐条拆解训诫,几近叨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