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短视频,听村口大爷们边剥瓜子边聊天,聊得最上头的就是今年有个"闰六月",还总挂嘴边一句话:"两六月热不热,就看闰六月初一。"大伙儿坐树荫下争得挺起劲,说老一辈早就有讲究:"闰六月头雨,伏天汗如雨。"有几个还专门翻小本本看老黄历,整得跟考历史一样认真。
说到"闰六月",其实这和农历那点门道离不开。为啥有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咱们农历和公历对不上号,每年差个十来天,这天数攒够了,就得给某个月"加班",这样节气才能跟上四季。正巧今年瞅着,七月没等到处暑,六月就得给多加一次班,所以闰六月来了。
有了这个闰月,不光季节节奏乱了点,连节日都被顺延。去年中秋还是9月17,这回得拖到10月6号,连着月饼都得攒着吃两个月。农村小卖铺老板娘唠叨,这会儿大闸蟹都肥了,一些家常花儿也早早开了,不知道是天气闹的,还是闰月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