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正式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这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标志着天气从凉转寒,霜花初降,草木渐枯。
说到霜降,老辈人常说"补冬不如补霜降",但很多朋友一进补就怕胖,不进补又怕冻得慌、免疫力下降。其实霜降养生和减肥并不矛盾,关键在于"顺时取舍"--今天燕教授营养师就给大家拆解这份《霜降双效指南》,吃对、做对,既能安稳过冬,又能稳住体重!
从中医角度说,霜降"气肃而凝,露结为霜",寒气最易伤肺和脾胃;从现代营养学来看,低温会让人体基础代谢轻微上升(约5%-10%),但同时也会让人更渴望高油高糖的"暖身食物",还容易因为怕冷减少活动,反而可能悄悄长肉。
所以霜降养生+减肥的关键是:护肺健脾防寒凉,补而不腻控热量。避开"盲目大补"和"过度节食"两个极端,才能达到双效目标。
霜降必吃3样:暖身不贴膘,养肺还健脾
很多人觉得"补"就是吃肉,其实霜降的"补"更讲究"清补+温补"结合,这3种食物性价比最高,营养师自己也在吃:
1. 白色食物护肺:白萝卜、山药,生吃熟吃都有效
中医有"白色入肺"的说法,霜降后空气干燥,肺容易受刺激,出现咳嗽、咽干的情况,白萝卜和山药就是最适合的"肺脏守护者"。
白萝卜含有的芥子油能促进消化,生吃(比如拌萝卜丝)解腻清肠,适合吃了油腻食物后解腻;熟吃(比如萝卜炖牛腩)能顺气暖胃,搭配瘦肉还能补充蛋白质,热量却不高。
山药更是"全能选手",含有黏液蛋白,既能保护胃黏膜,又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对减肥人群很友好。我常做"蒸山药蘸桂花酱",甜味清淡不齁,当作加餐比蛋糕健康多了。
2. 温补蛋白质:鸭肉、鲈鱼,低脂高蛋白首选
霜降进补不是非要吃羊肉、牛肉(这些红肉脂肪含量高,吃多易胖),鸭肉和鲈鱼才是"隐形冠军"。鸭肉性凉,刚好中和秋冬的"燥气",而且脂肪多集中在皮下,去皮后每100克脂肪含量仅1.5克,比鸡胸肉还低!
3. 抗寒矿物质:南瓜、板栗,控量吃不怕胖
霜降后手脚冰凉的朋友,多半是缺钾、镁等矿物质--这些元素能帮助身体维持体温。南瓜含丰富的钾和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增强免疫力,而且膳食纤维丰富,吃100克就能占全天膳食纤维需求的15%。
很多人觉得板栗热量高不敢吃,其实板栗是"坚果里的粗粮",每100克含2.2克膳食纤维,比米饭饱腹感强,只要控制量(每天5-6颗,约50克),代替部分主食吃,不仅不胖还能抗寒。我建议煮板栗或蒸板栗,比糖炒板栗少了额外糖分,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