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高利贷1500万元,年息最高达2130%!两男子被公诉(3)

2024-08-06 10:28  澎湃新闻

杨某正是凭借此种放贷手段,在短时间内获取暴利,好友何某在得知后也加入其中。二人分工配合,"默契"十足,杨某负责购买网贷APP、获取客户信息、提供放贷资金,何某则负责向客户放贷及催收回款。

起初,二人通过各类非法网贷APP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然而,由于这些APP均为非法,会被定期清理,每一款APP存在的时间都极为短暂。在使用几十款APP之后,二人果断更换放贷形式,转为让借款者加其微信,事先和客户约定好利率及放贷方式,在线上借条平台签订借条协议,后线下放贷。

倘若部分借款人未能按期还款,杨某、何某会通过之前APP预设的强制共享手机通讯录的程序,非法获取借款人通讯录信息,并通过电话短信威胁或侮辱、对其亲友同步短信轰炸、向互联网曝光通讯录等"软暴力"手段进行非法催收,严重破坏互联网金融管理秩序,扰乱群众正常生活。

二人以非法经营罪被起诉

二人猖狂的行为引起了公安机关的注意,2023年4月,公安机关发现杨某等人非法放贷线索,同年8月15日,民警分别前往云南、成都,将杨某、何某一举抓获。

案件很快移送到检察机关,承办检察官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犯罪团伙使用的移动通信设备、电子账目和微信聊天记录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将更多证人证言和相关证据材料进行了严格固定。

涉案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

"这是一起典型的非法高利放贷案,两名犯罪嫌疑人在没有从事金融业务资格的情况下,未经监管部门批准,向他人出借资金,要求借款人支付高达1000%-2130%的年利息,远远超过法律规定,涉嫌非法经营罪。"承办检察官说道。

在确定罪名后,实际犯罪金额还需要进一步精准确认。在案件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一方面积极引导办案人员调取银行详细交易记录,交叉比对拆借账户,深挖潜在涉案人员;另一方面,请司法审计将犯罪嫌疑人微信上存有的账目和资金流水进行比对,并逐一核对,再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反复讯问,确认案件细节,夯实证据材料,最终认定,两名犯罪嫌疑人的出借资金达到1500万余元,均应当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终,杨某、何某因犯非法经营罪被普陀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