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男子以高中学历获事业编 公示任乡镇长

2025-07-18 10:08  头条

近日湖南衡阳衡南县公示了一则干部信息,1990年出生的肖敏被提名为镇长候选人。让人意外的是,这位90后干部最高学历是自考本科。按过去大家印象,乡镇公务员得是全日制本科才能当官,现在非全日制文凭也能走这么远,难怪网上议论纷纷。

肖敏2008年18岁参加工作,第一份是乡镇劳动服务站的合同工。干了几年调到另一个镇,后来成了站长。2014年他同时拿到大专和自考本科文凭,其实这不违规,函授和自考可以同时读。2016年他当上镇人大副主席,成了副科级公务员。

乡镇干部选拔有个"三类人员"政策,包括事业编、村官和优秀村干部。肖敏属于乡镇事业编,所以能通过这个渠道进乡镇班子。国家2016年文件明确说要打破学历、户籍等限制,让人才流动。后来他先后干过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2022年调到县民政局当副局长,现在当镇长候选人刚好副科级岗位干满9年。

衡南县2024年12月公示的干部名单里,9个拟提拔干部里有8个是自考、函授或专科。肖敏的学历在他们中间并不特殊。但外界总觉得公务员得是名校毕业,现在看到非全日制也能当官,难免觉得奇怪。

有人质疑是不是有关系,其实政策允许。乡镇事业编招人门槛比公务员低,肖敏2008年入职时可能只有高中或职高学历,后来边工作边拿文凭。体制内确实有人因学历受限,但肖敏的经历说明工作表现好也能晋升。

比如他从临时工转事业编再成公务员,每一步都踩在政策口子上。当了近十年副科级干部,调过几个岗位,资历算厚。现在乡镇需要能办实事的人,光看学历没用。

衡南县这种做法可能改变大家对公务员选拔的认知。过去总觉得必须全日制本科,现在看非全日制也能当官,关键看工作成绩。但这也引发新问题,如何保证公平?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肖敏那样从基层一步步熬上来。

2024年教育部明确自考本科和全日制同等效力,说明社会对学历认可在变。乡镇干部更看重实际能力,比如处理纠纷、搞项目建设。但普通老百姓还是会觉得学历低的干部不够"正规",这种观念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

肖敏的例子说明,基层用人标准在悄悄变化。但要让更多非全日制学历的人进班子,得先把考核标准公开透明,让大家清楚到底看能力还是看文凭。现在衡南县已经迈出这一步,其他地方会不会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