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曾经患者:"他干练,专业能力过硬,走路都带风"
干练,专业能力过硬,走路都带风。这是刘磊给王婉华(化名)和姚芝(化名)的印象。在刘磊遗体告别仪式上,她们作为曾经的患者和朋友,来到现场。
7年前,67岁的王婉华诊断出肺腺癌后,上海瑞金医院胸外科主任李鹤成教授亲自主刀进行微创手术,刘磊担任助手。当自己患有萎缩性胃炎,身体虚弱消瘦时,王婉华的印象深刻,刘磊的照顾对她的康复帮助极大。
王婉华记得,术后第四天疼得受不了。刘磊鼓励她,气管插管有利于肺功能恢复正常,如果无法忍受疼痛,他就拔出一点,要她自己决定,并建议打止痛针缓解疼痛。另外,刘磊关照她术后要主动咳嗽,避免炎症感染。王婉华说自己完全遵照刘磊的指导,身体没留下任何后遗症。
王婉华连续7年找刘磊复查病情,在她的记忆中,刘磊诊断仔细,对患者耐心。他多次对比复查结果,每次看片子总先宽慰道"没事的",再讲治疗方案,"每一句话都在重点上"。
术后每隔三年,刘磊就问她有没有做核磁共振,得到肯定答复才放心,却没过多提及原因。实际上,肺腺癌容易脑转移,他担心患者产生焦虑情绪,才将理由隐去。
刘磊最后一次为王婉华复查是7月5日。得知刘磊出车祸的消息,她一直不愿与人说起,"我想可能有会奇迹发生的"。没想到两人再次见面,是74岁的王婉华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为45岁的刘磊送行。
而姚芝家里三位老人患病都找刘磊做过手术,接触多年两人已成为朋友。她了解到,刘磊出身江西农村,靠勤奋读书考上江苏大学。姚芝母亲患糖尿病和肺部疾病,上海、杭州的医生担心出现并发症不敢开刀,她还是回到海宁找刘磊。
"他一年300多台手术,医术在嘉兴市也有名。"姚芝说。
刘赟更加清楚儿子的工作辛苦,她说:"他每天最少都有两个手术,就是不停地手术,我们平时从老家过来,在他这里住一个月的话,每天都要等他等到好晚才回来吃饭,就是晓得上班。"她的语气中并无责备,更多是心疼。
遗体告别仪式临近尾声时,刘磊的儿子家属代表上台发言,"他的匆匆离去没留下一句话,我再也无法听见爸爸那声熟悉的小胖,等不到爸爸周末的接送,无法享受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日子。"
刘磊的小学同学李辉(化名)从江西赶来海宁帮忙照顾老人,他从头到尾都帮忙搀扶着刘赟。他说同学得知刘磊的事,都感到震惊和伤心,有人提前请假一周赶到医院,陪伴刘磊度过最后的时间。
"刘磊的儿子不到18岁,他生前工作忙碌,带儿子去短途旅行的次数屈指可数。"看到孩子站在台上念哀悼词的身影,李辉感叹,"事故是会让人成熟得更快。"
李辉了解到,车祸发生后,肇事者家属来与刘磊的家属沟通过一次,希望获得谅解,双方沟通时产生了激烈争执。
他在海宁待了一天,这座城市留给他的第一印象是,机动车礼让行人这方面做得很好。在他看来,在风气如此优良的地方,这起事故本不该发生,他希望这起事故对社会产生警示作用,开车绝对不能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