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卖行业有点热闹
美团、京东、饿了么这三家平台热火朝天,为了抢用户,如火如荼。
先看7月11日的那一场周六攻势:美团满30减15;京东0元咖啡;饿了么直接宣布新用户首单0元。
三家平台同时"掐架",一个比一个豪横。
用户是受到实惠了,但是商家和骑手就难了。所以没持续多久,就被监管部门叫停了。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这三家平台,要求理性竞争,就是为了保障商家和骑手的权益。
美团是外卖界市场份额最高的,一度超过60%。这次补贴大战中,推出了大额神券和美团闪购升级版。比如用户领一张满50减25的券,一杯奶茶直接半价。
但是有一点改变了,美团的策略不只是烧钱,一边还悄悄给骑手交社保,试图用福利拉拢用户。
不过,美团的疯狂补贴,商家是要承担部分补贴成本的。所以有商家吐槽,卖一杯奶茶成本6块,美团补贴后变成3块,剩下的3块还得得自己补,商家亏本了。
京东算是外卖界的搅局者。
2025年2月正式进军外卖,但是声势太大了。上线三个月就拿下9.1%的市场份额,直接把美团的市场占有率从60%压到58.6%。
京东用的是双百计划,给商家免一年佣金,再砸百亿补贴。比如用户在京东外卖点小龙虾,可能一分钱不用花。其次是的骑手权益,京东宣称要给骑手提升福利,甚至承诺骑手收入比美团多10%。
这还不止,京东的目的不止于此。他是用外卖当流量入口,吸引用户来买其他产品。比如用户点了外卖,系统会自动推荐买台笔记本电脑送咖啡券。
饿了么背靠阿里,天然有淘宝和支付宝的流量优势。这次补贴大战中,淘宝闪购联手,推出了品牌商品小时达服务。比如用户在淘宝下单,不仅能点外卖,其他的商品都能实现半小时内送到家。
饿了么的策略是低价加生态协同。不仅补贴奶茶,咖啡,还推出百亿补贴抢用户。比如用户在饿了么点一杯奶茶,还能顺便领一张淘宝服饰满减券。
不过,这种模式有个问题,就是:补贴的钱大多转嫁给了商家,跟美团如出一辙。
所以,监管部门看得出来,迫在眉睫,所以明确要求平台理性竞争,这意味着补贴大战必须刹车了。至于后面怎么发展,就看这三家平台如何调整策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