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伊以停火更像临时休战而非终局。特朗普预判冲突再起的逻辑链条很清晰:以色列始终将"彻底摧毁伊朗核能力"作为战略目标,而德黑兰在遭受打击后反而加速推进核计划。这种根本性矛盾使得任何停火都充满变数。更关键的是,以色列的国土安全焦虑从未缓解,加沙问题悬而未决、胡塞武装持续袭扰,加之国内土地资源紧张,这些矛盾都可能成为以色列再次发动袭击的导火索。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主持会议并发言。此次会议,10位成员国防长齐聚一堂,防长出席人数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最多的一次。10位成员国防长围绕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沟通,推动上合组织防务安全领域合作。
伊朗国防部长纳西尔扎德(资料图)
而在会议期间,伊朗国防力量负责人纳西尔扎德与中国防长举行了会谈,并向中方提出一个不情之请。他表示,希望中方能继续主持公道,为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发挥更大作用。有分析认为,"主持公道"是期待中国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为伊朗正名,明确此次伊朗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是正当反击。而发挥"更大作用",是希望中方能带头对当前以伊停火局面进行监督,防止以色列再度对伊朗发起袭击。
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动荡不安、冲突频发,新老问题交织共振,尤其需要上合组织发挥"稳定之锚"的作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6月,创始成员国为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201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2023年,伊朗加入。2024年,白俄罗斯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增加至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