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于10月26日至28日举行。期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时隔五年,于27日再度在马来西亚召开。28日,中国和东盟在吉隆坡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强调对于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支持。
"中国填补美国在东盟峰会上的空白,推动贸易多边主义,"路透社27日以此为题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东盟峰会上短暂现身,并持续发出关税威胁;而中方则带头维护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
然而,欧盟和日本却继续借机炒作"稀土荒"。
据报道,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对中方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表示"强烈担忧"。
他在峰会期间告诉记者:"我们非常关注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特别是中国最近采取的措施……我们希望以适当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日本外务省也对稀土问题表达担忧,同时质疑中方有关维护自由贸易的表态。
"中方已实施针对稀土的出口限制,对供应链产生巨大影响,"日本外务省外务报道官北村俊博随后竟为美国"打抱不平",污蔑中方"试图利用美国关税问题,假装自己是自由贸易体系的守护者或捍卫者。"

日本外务省外务报道官北村俊博资料图 日本外务省网站
特朗普政府4月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后,日本是率先与美国谈判的国家之一。尽管进行了多轮部长级会谈,日本难以弥合与主要贸易伙伴美国的矛盾,在汽车、大米等问题上存在分歧。
经过近5个月的艰难谈判后,9月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正式执行7月与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美国将对几乎所有进入美国的日本产品征收15%的基准关税,同时对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产品、仿制药及美国本土无法自然获得或生产的自然资源等特定行业实施特定待遇。
但日本业界认为,美方根据最新协议征收的汽车关税税率虽低于现行水平(27.5%),但较今年初仍大幅上调,预计将对日本出口造成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令指出,日方已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且相关投资将由美国"选择"。
关于稀土出口管制问题,中方多次表明立场。10月21日,商务部长王文涛表示,中方近期措施是依法依规完善中国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做法,体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大国担当。中方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一直为欧盟企业提供审批便利。
当地时间27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时隔五年再度在马来西亚召开。

27日,RCEP领导人会议在马来西亚举行 视频截图
路透社日前报道称,在特朗普匆忙结束第47届东盟峰会行程后,多国领导人继续在吉隆坡磋商,寻求通过RCEP和其他多边合作机制,构筑新的区域稳定框架,抵御贸易保护主义风险。
据透露,美国政府仅派出两名较低级别官员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RCEP协定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6个对话伙伴国参加。2020年,除印度外,其余十五国正式签署该协定。RCEP是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0%,被一些分析人士视为应对特朗普关税的"潜在缓冲"。
东道主马来西亚首相安瓦尔致开幕词时强调了RCEP的重要性。
安瓦尔指出,这场峰会在关键的时间点召开,使其重要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她说:"我们合作的成果,是为亚太地区长久的和平与繁荣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