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难,在尼泊尔做人更难,在尼泊尔做女人难上加难。
如果你是个女性,已经年满12岁,又生在尼泊尔西部山区。
那从你月经初潮开始,每个月都会被赶出家门,送到一个小黑屋里隔离几天。

直到月经结束才能进家门。
这个不可思议的行为竟然已经在尼泊尔持续了几百年之久。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尼泊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月经即 "不洁"
在尼泊尔西部的山区,有个奇怪的习俗,那就是在村庄的边缘,或是荒郊野外,他们总会建一间小屋,它被当地人称为"月经小屋"。
而那间小屋一直是当地许多女性每月都要面对的噩梦。
因为按照他们延续数百年的传统,经期的女人是"不洁"的,必须和家人隔离,这让她们只能独自呆在"月经小屋"直到经期结束。

而且由于当地的条件往往不富裕。这让他们建的"月经小屋"大多是泥土、石块和茅草搭建的,面积还小,仅有两三平方米。
这就让16岁且刚到生理期的安妮卡,吃尽了苦头。
2023年,安妮卡按村里的规定,裹着单薄的羊毛毯,就来到了村口那里的"月经小屋",却发现保暖措施还是不够,寒风夹着雪粒往里灌,冻得她牙齿打颤。
可按照规定,至少得血停才能回家。
结果谁也没想到,这个雪夜成了安妮卡人生中的最后一天,一条毒蛇顺着墙缝钻进小屋,在她睡梦中咬穿了她的脖颈。

而更令人揪心的是,这不是个例。
仅2010到2023年间,尼泊尔官方记录的"月经小屋死亡事件"就有37起,未被记录的恐怕更多。
显然月经小屋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这让那里的女性每个月都要经历一场"生死考验"。
不仅如此,除了安全问题,月经期间的女性还面临着严重的卫生问题。

要知道,尼泊尔山区那地方,本来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和用品,这让那些呆在月经小屋的女人只能用破旧的布或树叶来代替卫生巾,这不仅不卫生,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而且,她们在月经期间还被禁止接触水源,无法洗澡和清洁身体,这就让她们的身体状况更加糟糕了。
毕竟,用石头和牛粪糊成的"月经小屋"本来就卫生条件极差,很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再加上她们又是在经期这个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呆在那里,很容易就会感染各种疾病。

2022年的人口健康调查显示,尼泊尔女性的妇科疾病患病率高达68%,远超周边国家,这和月经隔离脱不了干系。
可以说,"月经小屋"这一规定,完全是危害当地女性的皮肤之藓。
以至于对于尼泊尔的女孩们来说,月经初潮的到来,让她们第一时间感受到的,不是成长的喜悦,而是恐惧。

错误观念
2016年冬天,两个年轻女孩在小屋内生火取暖,因为通风太差,夜里双双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2019年,35岁的母亲安巴・博霍拉刚生完孩子,按规矩带着两个儿子住进月经小屋,结果夜里取暖时烟雾窒息,一家三口全没了。
这些悲剧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真实地发生在21世纪的今天。

而更可怕的是,很多尼泊尔人竟然把这些悲剧当成了"神灵惩罚",并习以为常。
2017年夏天,14岁的拉尔萨拉・比卡因在小屋淋雨发烧,家人就因为觉得"不洁者"不该进医院,硬生生拖到她断气。
要知道,潮湿的环境很容易让人患上严重的妇科疾病,待在月经小屋的女人患病几率很大,难以想象,尼泊尔又有多少女人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她们不敢去看医生,只能默默忍受疾病,而这只是因为传统认为"经期生病是神灵的惩罚",去医院就是"违抗神意"。

这样的环境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在尼泊尔的学校里,生理卫生知识教育严重缺失。
据说,在尼泊尔,老师们对月经话题往往避而不谈,仿佛这是一个不可提及的禁忌。
而且经期的女生会被老师安排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用粉笔在地上画条线,不准越过;
有的老师甚至干脆让她们回家,导致女孩们每月要缺课五六天。
以至于调查显示,尼泊尔女童辍学率高达34%,其中近一半和月经羞耻有关。

而女孩们在学校里得不到正确的生理知识指导,对月经也充满了恐惧和误解,让人难以想象,她们第一次经期时面临的痛苦。
可就是这么可怕的一种观念、一项规定,背后却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偏见、宗教迷信与性别歧视。

文化枷锁
原来,在尼泊尔,印度教的影响力根深蒂固,全国 80% 的人口都信奉这一宗教。
而在印度教的神话传说中,因陀罗神被人们视作正义的象征,肩负着维护人间道义、除暴安良的神圣使命。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正义的天神,在尼泊尔的传说中却将诅咒附着在女性的经血之上,以此作为惩罚他人的手段。
以至于,他与女性的经血扯上了诡异的关系,让尼泊尔人也对经血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厌恶。

他们坚信,经血是不祥之物,是 "不干净" 的象征,一旦靠近或者触碰到经血,亦或是接触到处于经期的女性,就必然会招来霉运 。
而且这种迷信观念在尼泊尔人的日常生活中可谓无孔不入。
比如,在尼泊尔,经期女性被禁止进入寺庙,他们认为,经期女性会玷污寺庙的神圣,冒犯神灵。
不仅如此,经期女性也不能触碰男性,因为他们相信,这会让男性身体不适,甚至生病。
甚至在尼泊尔南部的一些村庄,还有更为离谱的规定:如果经期女性不小心触碰了井水,就必须饮用由牛粪混合而成的液体来 "赎罪"。
这种荒谬的要求,简直是对女性尊严的肆意践踏。

可宗教禁忌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成为了性别压迫的借口,延续了这么多年,将女性的基本权利剥夺得一干二净。
还让大部分的女孩明知道这是违法的,也没人敢打破规矩。
好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他们勇敢地站出来,向这一落后的习俗发起挑战。

破局之路
2005 年,尼泊尔最高法院就曾明令禁止这种习俗,称它是 "邪恶的陋习"。2017 年更是立法明确:强迫女性隔离最高判三个月监禁,还得罚款。
这些法律的出台,无疑会让那些试图继续迫害女性的人有所忌惮。
但可惜,直到 2019 年 12 月,才有了第一起逮捕案例 , 一个男人强迫妻嫂进小屋,导致对方窒息身亡,这距离禁令生效已经过去一年多。

在此期间,面对压力,不少没人想出过"折中办法",比如在村里建公共寺庙,让村民把家里的神像搬过去,这样经期女性留在家中就不会"冒犯神灵"了。
但讽刺的是,一些偏远地区食古不化,官员们反复拆除月经棚,可没过多久村民又悄悄重建起来。
不过,尽管法律的执行面临着重重阻力,但尼泊尔政府和社会各界并没有放弃。

在尼泊尔的城市里,越来越多家庭把家里的偏房改造成"家庭月经室"。
虽然还是隔离,却有窗户、床和厚毯子,比外面的小屋强多了。
加德满都的学校开始教女生用月经杯,这种可以重复使用的东西,一个能用上好几年,成本比卫生巾低多了。
国际组织还在村里开"妈妈课堂",教女人们怎么用干净的布做卫生巾,告诉她们经期生病该去看医生。

同时,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还在2025年推出了"无隔离社区计划",给每个村庄配卫生员,教大家科学认识月经。
改变虽慢,但正如破土的新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放逐女性的不是月经,而是蒙昧的偏见。
说到底,月经从来不是 "污秽",那些把偏见当传统的观念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