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关闭、无人机出动,中美贸易谈判为何引起全球关注?(3)

2025-07-29 10:07  头条

美国跟中国谈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复杂,时间拖得长是必然。为啥呢?中国手上筹码多,高科技领域更是美企的命门。特朗普暂停出口限制,表面看是他主动让步,实则无奈之举。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刚和美国谈成15%关税协议,还自封功臣,结果德法两国的贸易部长马上跳出来说协议"只对美国有利",对欧盟没半点好处。法国人直接放话要重新谈。

另一边,日本民众骂石破茂出卖利益,菲律宾精英对19%关税痛心疾首,各盟友委屈得很,觉得给美国出力还挨宰。特朗普两头受气,只能在中国这儿找出口。

说白了,他就是想用这无声退让,换中国点头后,再去压服欧盟和日菲那群闹事的。但中国可不会因小利失大节。贸易战不是儿戏,特朗普这退棋走得太急,反暴露自家牌弱。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听起来够狠,给巴西叫板50%关税,逼着其他国家"对等让步"。但事实证明,这招完全玩不转。谈判桌上能压服一时,可协议执行时,盟友国内反弹就来算账了。欧盟的德法是大国,经济实力在那儿,法国带头反对不是小事儿。

盟友一个接一个倒打一耙。巴西更是硬骨头,50%关税也没低头。整体看,特朗普原以为用关税压别人,结果自己成了全世界的靶子。

中国的回应,原则胜过一切

面对特朗普无声的退让,中国一点没含糊。就在7月28日谈判前,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重申:中美沟通"必须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进行"。这话不光是例行表态,而是原则性问题。

特朗普暂停高科技出口限制,想用小恩小惠换中国妥协,可中方的话清清楚楚摆明:中国不吃这套。原则面前,再大的退让都是花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