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大罢免"大失败被解读为"抗中保台牌"失效。你认为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黄智贤:"抗中保台"从来不是万灵丹,不然马英九在2008年不可能赢得选举,也不会有2018年韩国瑜的"韩流"摧枯拉朽之势,让国民党在县市长选举中大获全胜。2024年赖清德当选是因为利用了蓝白分裂。即便如此,台湾民众还是不信任赖清德,所以民进党在"立法院"没有过半。
绝大多数的台湾人只想安居乐业,并不希望两岸关系紧张或台湾挑衅大陆。这一次罢免更加确认:台湾民众希望以此制衡赖清德,担心他太过激进、一意孤行。
环球时报:你所在选区有"立委"面临被罢免的情况吗?"7·26"投票前后,哪些事情令你有所触动?
黄智贤:我所在的选区有国民党"立委"面临罢免。我看到他扫街、举办说明会,还有很多人帮助他,也看到支持者在街头努力说服民众。
我是7月26日早上去投票的,投票从上午8点持续到下午4点。令我触动的是,不管哪一派,大家都安静地走进投票所,最后也都接受了我们这个选区的国民党"立委"不被罢免,让他做满4年。我当时强烈地感觉到,台湾老百姓是多么希望安和乐利,希望不要乱。但是要弥合罢免过程中产生的裂痕,恐怕很难。"民粹"的动员把社会割裂成两部分,彼此仇恨。我觉得这很危险,但台湾社会就是这样子。
典型的"老绿男"
环球时报:赖清德的"团结十讲"在岛内收到非常负面的评价。就你的观察,在他抛出"团结四讲"后,岛内民众对于"大罢免"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黄智贤:赖清德2023年竞选时,连绿营的节目都不愿意做他的新闻,因为没有收视率。他的讲话没有办法引人入胜,一直在严肃地教训你,令人讨厌。这也是台湾年轻人不喜欢赖清德的原因,他是一个典型的"老绿男"。一般人讲话是希望争取他人的支持或认同,但赖清德好像天生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当他要开始"团结十讲"时,最害怕的其实是绿营。
果然,赖清德"团结十讲"只讲了四讲,就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抛出"杂质说",二是搞错历史事实。这两点对民进党来讲,可以说是"核弹级的灾难"。国民党则找到了让支持者出门投票的施力点,就是"讨厌赖清德""讨厌民进党",成功地让支持者燃起情绪。我有一些蓝营的朋友本来不想投票,但因为"杂质"这两个字,他们觉得"不行,我一定要出来投票,我要教训赖清德"。
环球时报:赖清德还可能继续"团结十讲"的后六讲。你认为他为什么要坚持继续讲?
黄智贤:赖清德作为一个固执的"老绿男",很重视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个性很执拗。这样的个性导致他没有办法带领台湾跟大陆好好相处,找出一条两岸和平、交流、繁荣的路。
赖清德还想讲下去,但台湾目前暴雨灾情扩大,民众非常痛苦,而赖清德整个行政体系救灾无能,民怨越来越大。此外,美国对台关税令台湾产业受伤,一些市场被迫打开。比如,美国的大米、猪内脏、牛内脏等进入台湾,势必冲击台湾食品业和农业;台湾本地的汽车组装业也会受打击,一大批人会因此失业。台湾还会被迫巨额投资美国,被迫大买美国军火。不管台美怎么谈,赖清德都会焦头烂额。几方面因素叠加,如果赖清德硬要继续"团结十讲",我觉得他的民意会越来越差。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赖清德按照这个状况继续下去的话,在2026年"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恐怕会赢更多,赖清德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也无法连任。可以说,他越讲,老百姓就越讨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