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主席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会议闭幕后,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我们结合《公报》内容,解读如下:
参考"十四五"规划的时间线,预计下周发布"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和《说明》,3月两会后发布《纲要》。会议公报后,还会陆续发布五年规划的《建议》、《说明》、《纲要》等文件,对此可以参考上次"十四五"规划的时间线。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29日召开,29日发布会议公报,11月3日发布《建议》和关于建议稿的《说明》,《建议》约2万字,《说明》近6000字;2021年3月13日两会后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约7.5万字。
一、"十五五"规划的背景
1、"十五五"规划的背景,关注"十四五"到"十五五"的8个环境变化,国际环境三个变化:(1)全球经贸关系重构,贸易摩擦的幅度、影响的广度都远超"十四五",贸易战已经从局部冲突演变为全球事件。(2)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事件频率提高,冲击全球政治经济稳定性,如俄乌、伊以、印巴等。(3)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明显,以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
国内环境五个变化:(4)国内经济"破旧立新",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旧经济"经过了"十四五"期间的下行后,在"十五五"预计将逐步见底,而新经济在经济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2024年三新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8%。(5)经济增长进一步从依靠外需到依靠内需转型,以降低全球贸易波动和供应链中断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从而确保更稳定的增长。(6)人口问题的影响日益突出,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十五五"将是第一个完整处于人口负增长的五年规划期,应对人口问题的政策更加关键。(7)共同富裕更加重要,面向2035目标,"十五五"期间共同富裕要迈出坚实步伐。(8)国内经济面临一定的低通胀压力,影响到消费、投资、财政等经济增长的各方面。
2、公报对我国发展环境的判断:对外部环境的判断趋于谨慎,将"风险挑战"与"战略机遇"并列,并强调"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2025年二十届四中全会:"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延续了二十大的表述。相比之下,此前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形势的判断更乐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但是机遇大于挑战,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