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的好:"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一个释永信倒下了,释永信背后的商业帝国也跟着倒下了,昔日一人得道,跟着鸡犬升天那些人忙不迭的着急和释永信撇清关系,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牵连到了自己。
这其中就包括释永信的亲哥哥刘应保。
尼龙袋装钱,发家致富,释永信倒台,哥哥弟弟均跑路
释永信原名叫刘应成,是安徽颖上人,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大哥叫刘应保,二哥叫刘应来,弟弟叫刘应飙后来也出家了,法号释永胜,妹妹未在公开场合出现过。
释永信的父亲曾是一名国企员工,所以在那个年代,释永信一家其实日子过的还算是不错的,大家都吃不上饭的时候他们家就已经吃上了商品粮。
而释永信之所以出家,不是因为吃不上饭,而是因为受父母信佛的影响,从小就跟着烧香,吃斋。
同时对少林武术有很大的向往,所以16岁的时候不顾父母的劝阻,拿着母亲蒸的6个馒头出发少林出家。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但突然有一天,释永信的哥哥嫂子去少林寺看望释永信,回来的时候用尼龙袋装了一袋子钱。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释永信同村的这段描述实际上难以考证了,但据同村说,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刘应保家就开始阔气了起来。
而有了钱的刘应保一点都不低调,曾因一个妇女不小心挡了他的道,直接下车动手打人,可村民们因为释永信,敢怒不敢言。
之后不久刘应保在老家镇上就建了一座"永乐购物广场",规模很大,比县里的大商场都差不了多少,开了一家永乐商务会馆,同时还打着少林的名义,在镇上开了个武术学校。
而小弟就是后来出家的刘应飙,后来的释永胜,背靠着哥哥这棵大树,加上在书画上颇有造诣,当上了少林书画院的副院长,又因为年轻时候练过功夫,还是少林功夫研究会的会长。
这两个名头看起来很唬人,其实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重头戏在后边。
释永胜还是"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倒不是刻板印象,而是有关"慈善"真的让人浮想联翩。
一时间这老刘家好不风光。
而就在释永信翻车后,刘应保的永乐购物广场直接交给自己的女儿经营,再不露面,记者试着联系尝试询问刘应保的下落,只有一句"不知道,别再打电话了"。
曾经风光的永乐商务会馆也看起来破败不堪,门口两个莲花座空荡荡的在那里放着,一尊歪倒着的大佛被蒙着绿布静静地放着。
刘应保开的武术学校也第一时间去掉了"少林"两个字,好像这样就能掩饰掉和释永信的血缘关系一样。
释永信的弟弟,在释永信出事以后也人间蒸发了,联系少林书画院得到的回答是"联系不上,情况不明。"
只有一个哥哥还在老家养着母亲,但一直很少露面,据知情人介绍,二哥和释永信母亲住的房子,是释永信买的。
目前释永信的事情暂无官方通报,也还没有具体定性,可两兄弟就直接查无此人了,这想要撇清关系的心思简直不能再明了了。
只是不知道是真的跑路了,还是一时的丢车保帅的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