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老领导的口述:
我和老伴结婚四十多年,年轻时吵吵闹闹,到老了反而越来越依赖彼此。原以为这个年纪,日子就该安安稳稳地过,可这两年经历的一些事让我明白--夫妻过了70岁,哪怕感情再好,有些事也得提前留心,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闹矛盾,甚至影响晚年生活质量。
第一,别把"作伴"当成理所应当
年轻时为生计奔忙,老了才明白,最金贵的不是钱财,而是身边还有个人能一起说说话、吃顿饭。可许多过了一辈子的老夫妻,反倒把对方的存在当成了天经地义--少了关心、忘了表达,甚至动不动还甩脸子。
我和老伴现在每天晚饭后都散步半小时,聊聊当天的新闻,或者回忆年轻时的趣事。有时候她唠叨,我就听着;我犯倔,她也让着。到了这个年纪,还能互相陪伴,已经是老天爷给的福分了,何必再为小事较真?
夫妻过了70岁,感情再好,也得学会"经营"。少计较、多体谅,该商量的别瞒着,该放手的别纠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少年夫妻老来伴",安安稳稳地走完这一生。
第二,生病了别硬扛
上了年纪的人最怕生病,可偏偏有些老头老太就爱硬撑着。我有个老朋友,心脏不舒服愣是瞒着老伴,结果夜里突然发作,差点没救回来。后来他老伴流着泪说:"要是早点儿告诉我,哪至于这么危险!"
现在我跟老伴说好了:谁要是觉得身体不对劲,必须马上说出来,该检查就去检查,该吃药就按时吃药。千万别觉得"小毛病扛扛就过去了"。到这个年纪,两口子健健康康的,就是最大的福气,谁也别逞那个强。
第三,养老钱要看得见、摸得着
人老了,钱的问题最敏感。以前家里财政大权都是老伴管,我也懒得操心。可自从我70岁那年生了场病,医药费报销手续麻烦,老伴一时拿不出足够的现金垫付,急得直掉眼泪。后来我才知道,她把大部分存款都买了理财,一时半会儿取不出来。
从那以后,我俩商量好:活期账户里至少留够应急的钱,大额支出必须互相通气。有些老伙计就是因为一方偷偷给子女借钱,或者乱买保健品,搞得夫妻俩吵得不可开交。到了这个岁数,钱可以不多,但一定得明明白白。
第四,生活小习惯,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年纪大了,睡眠也没那么深了。我习惯早睡早起,老伴却喜欢晚上追剧,常看到半夜。以前我还能忍着,现在稍有点动静就醒,第二天昏昏沉沉的。为这事我没少抱怨,老伴也觉得委屈,说我管太多。
后来我俩各退一步--她戴耳机看剧,我睡前喝杯热牛奶助眠。其实老年夫妻很多矛盾都出在这些小事上:一个嫌空调开太低,一个嫌对方总关灯太早……与其硬要对方改,不如找个折中的法子。
第五,子女的事少插手
我们这一辈人,总爱替儿女操心。儿子家孩子上学,老伴天天打电话教怎么辅导作业;女儿和女婿拌嘴,我忍不住多嘴劝几句。结果呢?儿子嫌我们啰嗦,女儿说我们偏心,反倒弄得里外不是人。
后来想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操的心越多,孩子可能越烦。如今除非孩子主动问,我们绝不插嘴。老两口自己安安稳稳过日子,比什么都强。